第793章 田川家(第2/2页)

战国末期,德川家与另外的两家诸侯打得死去活来,郑芝龙的干爹李旦以庞大的资金助力德川家取得了胜利。

作为回报李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独揽东瀛的海洋贸易,直至李旦病故,老郑接班,饶是如此郑家在长崎还是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之所以郑森的亲弟弟不姓郑而姓田川,也是无奈之举。

德川家对郑家并不放心,郑森为了那边的贸易不得已做了妥协,将郑森的弟弟过继道了郑森母亲的娘家——田川家。

饶是如此,德川家依旧不允许七左卫门回大明。

七左卫门十五岁时,郑芝龙再次派人致信请田川氏母子来大明与家人团聚,田川氏十分高兴并准备启程,但又遭日方阻挠,经田川氏据理力争,日方以田川氏若欲到中国,其次子七左卫门须留在日本为条件方许成行,企图以母子难以割舍之情,迫使田川氏放弃来中国的念头。

但田川氏权衡利弊,想起丈夫及儿子的事业尚在开辟之际,需她伏侍晨昏,在不能求全的情况下,以大局为重,忍痛割爱,只身来中国。

临行时,她珠泪满腮,再三叮嘱与外祖父生活的七左卫门叮咛:“呜呼,吾终舍儿矣!吾怜儿父及儿兄,亦怜儿,当岁以金若干托商船寄儿。呜呼,吾终舍儿矣!虽然,儿勿忘儿父及儿兄,又勿忘今儿母所去之中国。”

也正是因为母亲田川氏的教诲,田川七左卫门虽然终生都没有回到大明,但心中一直念着大明、念着隔海相望的兄长郑森。

七左卫门后来便一直担任着郑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从事中日贸易。

在一官党的势力中,郑芝龙是规划其为贸易线上日方分部的主持人,当田川氏殉节与郑成功起兵抗清消息传到日本时,“七左卫门诣扛户,请赴明戮力成功,灭清以报仇”,并多次致书兄长成功,要求回国参加抗清。

七左卫门的请求惜不能如愿,仍不断输送人力、物资供应其兄,且维持组织海上贸易命脉,直到德川幕府锁国。

在田川家门口徘徊了片刻,刘鸿渐终于是令吴运忠登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