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萨马拉旷野之战(第3/7页)

但政治家就是政治家,哪里懂得军事上的道道,在他看来他有兵力上的优势以及气候上的优势,而且教兵们的信仰足以保证他们的勇气。

用大明的话来说,他手下的罗刹兵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发起进攻,更待何时?

“林河,将士们可还适应栓动步枪?”刘鸿渐没工夫猜测尼康如此狂妄的原因,他扭头问向火枪营长官林河参将。

栓动步枪虽然省去了装弹的不周,但到底与原来的枪结构不同。

“回大人,能跟着咱们出征的都是几年前的老兵,他们玩儿火枪玩的贼溜,这栓动步枪虽然构造不同,但整体操作比先前的火枪方便多了。

他们早就想试试栓动步枪的威力了!”林河兴奋的道。

“那就准备迎敌吧,巴巴喇你仍旧率领骑兵在战壕两侧侧应,一旦火枪营阵线坚持不住,不用等本王的命令,立即从两侧冲击敌人阵线!”

虽然对栓动步枪期许甚高,但毕竟没有一支一支枪的进行射击试验,再加上不清楚栓动步枪在严寒环境下的稳定性,所以刘鸿渐不得不做两手准备。

“卑职得令!”巴巴喇随即给苏克图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左一右朝着火枪营阵线两侧奔去。

火枪营阵线早已挖掘好了一条长约数百步的战壕,这是在栓动步枪运抵到军营后,刘鸿渐的新命令。

每逢到一个地方扎营,就得挖一条战壕,虽然不见得能用得上,但真到了必要的时候,这条战壕就会成为明军的防御阵线。

此时五千人栓动步枪士兵早已半蹲在了战壕内,战壕内每隔两步的距离就放着一口小号的木箱子,箱子内是黄铜制的弹夹,每个弹夹装弹六发。

以黄铜生产弹壳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当时刘鸿渐是思虑了好久才决定下来的。

原因很简单,大明市面上流通着铜钱,黄铜在大明一直是紧俏污渍,但一战二战时各国以黄铜作为弹壳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虽然刘鸿渐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但这不重要,他只需要知道目前没有更好的材质来替换,这就够了。

至少大明目前没有后世先进的铜包钢技术。

战壕后方是两百门迫击炮,这玩意儿的射程只比栓动步枪远了没多少,再加上阵地在火枪营后头,射程充其量跟栓动步枪一样,只不过是作为阵线的补充火力罢了,毕竟栓动步枪只有五千支。

迫击炮再往后便是整整一百二十门后装榴弹炮,在西西伯利亚跑了两三个月几乎都没怎么打仗,三次补给之下,目下刘鸿渐的手里已经积攒了将近两千发榴弹炮炮弹,而迫击炮的炮弹就更多了,足足有六千多枚。

“乌拉~乌拉~乌拉~”随着号角声罗刹人骑兵率先发起了进攻。

刘鸿渐早已在亲卫营的保护之下,躲在了榴弹炮阵营的后方,牛大棒槌和阔端一左一右的端在AKM站在刘鸿渐身后,而常钰则站在一旁等待刘鸿渐的其他命令。

轰轰轰——

孔二愣子的火炮营率先发起了攻击,榴弹炮在一阵阵轰鸣中准确的在冲锋中的罗刹人骑兵中间开花,将冲锋中的罗刹骑兵炸得人仰马翻。

透过望远镜刘鸿渐甚至看到了被炸上天的残肢断体,但教兵仍旧保持着阵型继续前冲,他们的眼神坚毅,似乎死亡只是重生。

“大人,你发现没,这群罗刹兵与先前的不太一样?”常钰放下望远镜对身前的刘鸿渐道。

“你信佛教吗?”刘鸿渐没有回答常钰的疑问,而是反问道。

“佛教?不怎么信吧,但拙荆一到遇到难处就喜欢去拜佛。”常钰回应道。

刘鸿渐闻言笑了笑,这大概就是华夏民族对于宗教的大致态度吧。

华夏民族绝大多部分百姓对宗教总是敬而远之,虽然佛教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大放光彩,但这其中绝大多数的人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