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一对一跟踪(第3/3页)

达布里尼中校眯缝着眼睛,他勉强从耀眼的阳光中,看到云海边2个光点朝自己飞来。他知道这是某种中距弹,也就是说,它们不像格斗弹那样的难缠。但是躲开它们的前提是必须小心地保持距离,免得发射箔条最后一搏时,被对方战机的多普勒雷达烧穿。

中校果断改变策略,压操纵杆向下,同时向后收变后掠翼,这样做使得飞机加速并避开刺眼的太阳,他的技术如火纯青,整个动作连贯紧凑。

5800米空中歼8ii正在做艰难的瞄准,敌机剧烈的动作差点得逞,它几乎从瞄准最大误差圆环中逃脱,不过刘则成最终还是稳住了飞机,紧紧跟踪住目标。但是这个对手很滑,很难使其迫近圆环的中心部位(越靠近中心部位,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命中率越高)不管身后的斗法如何激烈,拉杰什少校正努力保持心态平静,并埋头瞄准。这段时间,他已经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中看到了雪山上巨大的绿色目标和附近的配套电站部分,很遗憾中队长的第一击没有成功,他可以看到雷达站下方一个巨大的正在冒烟的坑,也许这一击摧毁了一些周边设施,但是肯定不是致命的一击,因为巨大的长方形雷达天线还竖在那里,指向印度方向。

现在这架心无旁骛的米格27战机距离目标不到20公里,斜据稍大一些,他缓缓将瞄准中心的+标志对准雷达与电站的中间部分,然后将通道切换到导弹视场。很快,他在导弹4x视场内再一次找到赫然不动的目标,他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雷达天线旁跑来跑去,似乎正在抢修什么,显然他们不知道还有第二击。少校全然不顾手套已经完全湿透了,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没有迟疑,果断扣下了发射扳机。

机腹下一枚导弹呼啸而去,少校小心控制着剧烈抖动的视野,过了一会儿导弹视野的晃动趋于平稳,+标志稳稳地对准了两个目标的中间位置,少校还没有最终选定是打击雷达天线还是电源部分,他可以在最后阶段再做出选择。实际上他也可以让导弹在它们中间的位置爆炸。这样一来,中国人想再一次将沉重的雷达和更重的电站拖上山,也许就是半年以后的事了。少校已经完全沉醉于瞄准和构思当中,看着视野中的目标越变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