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炮兵专家(第3/3页)

“这条河西侧的绝壁,平均海拔在1500致1000米,而河面的水平高度,由北至南大约从450米变化到230米。这样大的落差导致了她在下游的狂暴,但是这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嗯,很好的地理屏蔽。”中将说道,但是没有点头,这是闻所未闻大胆计划,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轻易表态显然是不智之举。

“林淮生同志,你想过这样的计划的可行性吗?另外河流上方峡谷的平均宽度是多少?”后排上将也开了金口问道,听不出语气是褒是贬。

“说实话,我对陆航团还是没有信心。这一带峡谷的平均宽度是400至500米米,但是会有一些狭窄地带。从气候上说,每年的9月份以后会有大量的不可预测的低空云雾天气,我去过那里,一旦整个流域有云雾生成,就会弥漫在整个河道上,而我们手头的气象资料和观测条件都十分有限,很难精确预测。”

会议室再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林淮生描绘的好像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空中的楼阁而已。

“这些你不用管,我现在只问一件事。”上将紧紧盯着林淮生,却久久没有提问,等得林淮生有些发毛。

“小股的渗透部队能不能控制全流域的印度观察哨和雷达系统?”

“如果准备充分,还是有把握的。仅仅利用雪狼这样的部队事先潜入藏南腹地还不够,还需要一支可以低空深入敌后的动力伞部队。”

下面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看不到有人点头,但是也没有人摇头。林淮生觉得有门儿,也许这就是他得以意实践人生最大抱负的关键时刻。

“突击部队的可行性和细节问题交给别人判断,暂时先不管。”上将说道,他的话比几个钟头前明显的多了起来。“我问你,一旦控制了机场。陆航部队的运输能力不足以扩大这样的优势,你想过没有?”

“我想过,控制机场的下一步,就是实行强硬的机降,需要事先完整的运筹。必须动用我军现有所有的运力。我计算了这条跑道可能的吞吐能力,以一小时起降大型运输机10次,一天就是240次,可以运送半个轻装师的兵力和部分终装备。同时利用重型飞机进行不占用跑道的空投,可以投放各项物资和一个旅一级的伞兵部队。我计算了提斯普尔敌人的反扑,大约会在72小时后。这是他们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岸集结一个师最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