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 掐头去尾(第3/3页)

大约2

分钟后,察隅河上空的乌云突然间涌起滚滚雷霆,连串的火球从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在了峡谷一侧。这次的爆炸远比刚才的那次来的剧烈,简直是地动山摇。

赵长斌坐在驾驶席上,他可以感受到地面剧烈的摇晃。他知道,北面的出口很可能已经被封死了,现在必须立即行动,向着南面的生路逃走。不管是不是会暴露,他踩下离合器挂上挡,转向南面。

印度陆军第296中队的营地内,再次陷入巨大的混乱,尽管与第一攻击一样,打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实质性地损害,但是由于大部分士兵都坐在驾驶室内,处于待命状态,所以这次的后果要比第一次要严重的多。大量待命的军车变得惊慌失措,最后在河床中横冲直撞起来,纵队队形眼看着已经无从控制。很快就变成了一场各自争相逃跑的灾难。摩加瓦少校跑出指挥车时,整个场面已经近乎绝望了。

赵长斌驾驶的小型装甲车在混乱的车流中穿行,成功地从乱局中脱身。他跟踪过进入山谷的那辆吉普车,所以也知道该怎么离开,而夜视设备使得他比其他乱哄哄的印度车队占据更大的优势。

随后的第三轮打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降临,现在山鹰必须尽快脱身。赵长斌比山谷里的任何一名印度指挥官都更清楚这一系列攻击的实质,毕竟这个计划是他自己草拟的。封锁北面出口只是其中一部,接下来必然还会封锁南面的入口,肯定不会太迟,指挥部肯定不会给敌人留下太多的时间整理队形,然后有序逃走的。

如赵长斌所预料,从云南起飞的2架苏30mkk已经接近,其任务就是对较宽的南面出口进行轰炸,彻底封锁山谷中的敌人。由于296中队选择的这个得天独厚到了近乎死地的峡谷,非常不利于空军对其展开直接的打击,所以中国军队只能出此下策,将其掐头去尾围困其中了。

一名侦察兵揭开装甲车顶部的舱盖,探出头去,天空中传来了不详的轰鸣声。

“听!这是我们师的飞机。”飞行员兴奋地说道,他几乎已经忘记了危险。

“他会不会在绕一圈投弹?”赵长斌问道。他盼着那架苏30能够多给自己留下一点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