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战场的变数(第3/3页)

战局果真瞬息万变,印度空军靠着一次同喜,似乎在顷刻间翻盘了,双方空军战机在空中都解散了编队,分队厮杀恰里,表面上被冲散队形的中国战机在每一处都处于劣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个变数,低空中的郑辉并不在敌人的视线内。

郑辉从电台里听到了混乱的呼叫,似乎敌机正在走向全胜,他提醒自己保持冷静,正确的决定可以起到此消彼长,扭转局面的作用。他抬头看见一架敌机掠过刺眼的阳光,正追逐一架歼10,双方在转弯能力上互有短长,但是敌机的位置更加占优。

郑辉拉起机头,直追上去。敌人正陷入疯狂的剪刀追逐中,全然不够后方,它就在郑辉的雷达扫描区域边缘晃动。郑辉命令后座飞行员盯住战场另一侧,自己强势转弯,偷偷打来了光电雷达,他不急于进入追逐——那并不是重型机的特长,他得在敌人忽上忽下的路径上等着它自投罗网。

前面的歼10飞行员是他的老搭档,在阿克赛钦就配合过几次,很有些默契。现在是时候进行一些小组配合了。

他通过电台呼叫战友迅速反转,让昏了头的敌人跟着从自己的hud前过去,于此同时他手不离竿,激活了2枚pl8导弹,提前进行通电冷却。

歼10飞行员瞄了一眼显示器,立即领会了郑辉的意图。这是一个螳螂捕蝉的局面,歼16战机的水平盘旋能力在歼10和阵风之下,所以他不能一头扎进来比转弯,印度空军的劣势在其缺乏完整的战场信息支援,所以尾随的阵风只顾追击,完全没有察觉战场局面的变化。

歼10拉起时,向另一侧转弯,这是一个极端危险的动作,敌人很容易就可以进行瞄准。

敌机飞行员抬起头,看着歼10在做舱罩上方反向移,并发射箔条,像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蛇形躲闪,眼看目标犯浑,他暗自得意推动节流阀紧跟了上去。相控阵雷达轻易穿透箔条,几秒钟内完成了扫描到一对一跟踪,导弹发射条件眼看形成;他并不知道,身后几公里的地方,郑辉提前完成了导引头冷却,而发射准备也早于他一步完成,红外格斗弹有一个优势,比之以来雷达制导的武器在发射条件要简单一些,实际上连测距都不需要。

2枚枚导弹悄无声息地飞向那架敌机,同时后座飞行员利用头盔瞄也盯住了3点钟通过的敌机。郑辉知道这一击肯定有了,于是丢下敌机,转向第二个目标,他是战场上唯一可能翻盘的活子,来不得半点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