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EMP的难题(第2/3页)

布拉马普特拉河,横贯斯利那加市区,实际上这条河横贯了整个阿萨姆。战争发起后,河上的航运就停止了,中国军队发布的禁航令,限制所有船只在靠近提斯普尔的河道上航行。原则上任何靠近的船只都可能遭到中国军队的射击,但是空军无法运输几条巡逻艇来沿河防范也是事实,而这条河一公里以上的宽度以及附近的河汊,注定了完整控制她是很困难的。而空中侦察对于宽阔的河流,也无法保不中断。

虽然没有迹象表明洛桑可能会利用这条河,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否可以排除?林淮生不知道,他是个喜欢疑神疑鬼的人,总是把对手想的过于复杂,与之相反,老丁对这种假设一直都持不以为然的态度,他认为敌人唯一的机会,是利用一架直升机从低空硬闯,这样最直接,而且可以将一枚当很低的核弹威力发挥到极致,沿着蜿蜒扭曲的河流朔河而上,显然非常的蠢,如果他是洛桑,就会这件么做,可惜林淮生不听他的。

几天以来,常勇与另外几个机组,每天都在提斯普尔附近山区,练习投掷一枚250公斤级别的“特殊”炸弹。这次并不是用他的直10武装直升机,而是几架米17运输机。

总装备部的实验表明,这颗炸弹爆炸后,有相当的机会会导致电子设备过于复杂的飞行装置失控坠毁,所以使用电传飞控以及高精度导航设备的喷气飞机,以及依靠电信号操控液压伺服器的直升机都被排除在外。

当然喷气战斗

机被排除,也因为他们从前线机场其飞到靠近目标,时间太长,林淮生不可能将数万将士以及俘虏的安危,寄托在在它们身上,而直升机可以直接从提斯普尔本地起飞,是最理想的载具。

米17飞机在原始设计时,似乎有过对抗核战的考虑,有一定的对抗电磁脉冲炸弹的能力,而且宽大的机身内还可以加装一些特殊的临时屏蔽和抗坠毁设备,以保护电子设备和人员安全。

无论如何,炸弹爆炸还是会使得直升机上大部分的仪表和通讯设备瞬间失灵,发动机熄火的概率也非常之大,不过老练的飞行可以通过双手同时操杆,在失去升力的情况控制平稳姿态,从而让一架结实的飞机,比较慢地掉落在附近平整地方。当然这不是林淮生决定让常勇出马的唯一原因,另一方面,大部分米17飞行员都不太擅长攻击,而常勇则完全可以信赖。

由于目标具有随时自杀的可能性,直升机必须做好了两手准备,其一是从高空中无声无息地投掷一枚激光制导炸弹解决问题,激光指示由地面部队完成(假象目标为卡车)。但是情况未必会真的这么理想。

另一手准备是从尽可能高的高度(防止电磁脉冲对直升机起作用),向运动中的卡车目标投掷无制导能力的Emp弹药,要求误差越小越好,但是也不能用常规弹药直接摧毁目标,因为对手还有脏弹的一手,直接的物理打击,容易引爆卡车上的炸药。一旦攻击得手,随后的事情,就交给地面部队完成了,电磁炸弹也会导致运载卡车熄火而无法继续行驶。

至于使用Emp是否会直接引爆炸药从而引发大范围的核污染,也经过了很多次讨论,分析认为也有一定的可能,取决于敌人的雷管使用何种引信,不过脏弹的代价在林淮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毕竟这是一场难以完美收场的游戏。

常勇有过驾驶各种直升机的经验,这架米17的操纵体验是最差劲的,毕竟是一架临时改装的笨重运输机。实际上即使是武装直升机飞行员,通常也并不接触自由落体武器。他很清楚如果投弹失败,而那个畜生的核弹引爆成功则意味着,飞临目标头顶的他会是蘑菇云升起时的第一批牺牲品。当然如果电磁脉冲炸弹取得了成功,那么这架直升机也很可能会失控而坠毁,如果结果是这样,那么他也就认了。演练中,他总是从目标后方,以低于800米的低空接近,然后与目标保持同步速度,以求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