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参谋的算计(第3/3页)

敌人差不多全部收缩到克什米尔地区,被梅内亚姆合并掉的西方司令部成了一个空架子,只剩下了4个师以及第50空降旅,来守卫漫长的防线。印度部队进出克什米尔的捷径是阿姆利则到达伊斯兰堡;帕坦科特到查谟的两条铁路,其余方向都是连绵高山,不利于部队调动。现在只要有一支精兵,将这两条血管掐断,梅内亚姆的几十万大军就留在高原上下不来了;届时新德里附近,大约就只剩下斯潘加的一支劲旅,不算预备役部队的话,其人数不会太多。如果梅内亚姆要拼死下山救新德里,他背后的中国军队就会趁势掩杀下来,如果他坐视不管,那么正好就与斯潘加在新德里附近进行一次决战,说不定就一路杀到总理府门口了;以林淮生对卡汗的了解,那是一个不会迁都逃跑的人,这样有利于一次性解决印度问题。

“正面的4个步兵师全都不满员,且战线很长,不值一提,”一旁周耀华说道,“王镇北可以轻易突破防线,一下子就进入敌人过境内了。我只是担心后续的巴基斯坦部队难以完成歼敌任务。”

“即使无法有效歼敌,也必须决然挺进,没有时间回头吃掉敌人,军事常识当然都是以歼灭有生力量为首要目的,但是这次战斗还是要打政治。”

“你认为靠这一战,印度就要完蛋了?”

“是的司令员同志,要知道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民族众多,矛盾重重,没有经历过土地改革,基层组织松散的庞然大物,虽然它还在顽抗。我坚信,只要我们到达新德里附近,印度的抵抗意志会崩溃的。”

“会不会迁都到南方继续作战?在哪里可以更简单地接受西方援助。”

“从政治上看,只要印度政府迁都,他们会立即失去支持,而我们就提前胜利了。”林淮生冷笑道,就好像一切都在算计之中一样。

“斯潘加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敌人预备役部队数目还是非常可怕,仅仅在新德里周边,就由有100个以上的补充营在训练中。”

“这些部队大部分还在等待重武器,没有重武器,他们不堪一击。”

“但愿如此吧。”周耀华惆怅叹息道,他的实战经验不如林淮生,不好继续抬杠下去,虽然目前林还在他的指挥下,但是作战时,就会出任前线部队实际指挥官,上级非常看重他的临机指挥能力。而自己挂着最高指挥官的名头留在后面,需要面对的是保障工作以及与友军的沟通,他知道这才是一项真正的苦差,巴方的高级指挥官十分担心会吃败仗,而基层军官则害怕斯潘加的坦克。

“边境战斗不算什么,但是我们至少需要一场对斯潘加集团军的胜仗,来提振巴基斯坦部队的士气。”

“斯潘加的第4装甲师,此刻就在新德里西北帕尼帕特地区。我们突破边境的时候,如果它反应及时,其主力应该赶到了阿姆利则附近。我想届时可以将生力军换上来,在那里狠狠地打它一下,最好全歼。这样士气一定会起来的。我们有三个装甲师(旅),打它一个,一定能赢。”

“这个师的战斗力虽然不如白虎师,也不是省油的灯,根据情报,他们刚刚补充了一部分西方坦克。”

“呵呵,没有比这一带的平原地形,更适合坦克作战的了。贺凡在阿萨姆时,一直抱怨那里的地形只能小打小闹,无法施展装甲指挥官的远大抱负;我让他来这里,他倒好,宁愿去北面。等我们这边消灭了斯潘加,让他在高原上淌着鼻涕后悔去吧。”

林倒是很乐观,没有担心敌人横在眼前的这支部队,似乎第4装甲师的补充、换装,以及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给他一举歼灭似的。

“大规模坦克战,在我军军史上可都是空白。”周耀华说道,他倒不是张别人志气,只是打心底里看不惯林淮生在自己面前说这些大话。不久前他们在奎达第一次相遇时,林淮生说话还是挺有分寸的,远没有现在这么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