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合拢包围圈(第3/4页)

向北警戒的坦克1连的连长,发现远处尘土飞扬,与之前印军溃退时的烟雾不同,看情形是一支大军正在靠近。大部分车长伸出头来观察,远处的东面不时传来爆炸声,显然防空形势不容乐观。不过目前的阵仗,坦克手不该多操心那些自己管不了的,坦克与坦克的决战似乎近在眼前了。

“各车组报告观察情况,有没有看到敌人侦察车辆?”连长问道。

“还没有。”

各个车组回答道。

“收到上级最新指令,我们发起攻击,各车组启动后,横向拉开距离。当心敌人炮击。”

“明白。”

10余辆战车向前中速出击,同时向横向展开队形。

根据地形标高,这里较之10公里外的北方,低了大约10米,中间有一些起伏,对于炮塔较小的99式坦克,这是一个不小的便宜,因为敌人在极限距离上,首先看到的是从地平线上升起的99式坦克炮塔,被弹面积小,且楔形炮塔正面的防护能力极好。而99式的炮管则紧贴着地平线,射界不错。这也是为什么连长有底气向着敌人平推过去。

贺凡预设的方案,当然估算了敌人接近的方式,最近几年他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

作为敌人导的,极为可能是轻装侦察部队,而非坦克,他们主要负责试探火力和招来炮火,坦克将留在后面,等待在某一方向上展开突击。最近20年的美军行动,已经极少有让坦克一路突击的先例了。

如果同样派出一支侦察营,与敌人互相试探一番,没什么便宜可讨,不如直接让坦克迎上去,这样也可以避免被敌人炮火覆盖到。

果然空中的炮弹尖啸着飞过来,根据情报,应该是M109A6,“帕拉丁”自行火炮。美国人对炮兵的需求,主要在于数字化方面,所以该型炮仍然使用39倍口径火炮,人力装填,其射程和极限射速并不理想,但是反应时间比较快。

中国车长们纷纷钻进炮塔,避免遭到破片杀伤。

炮弹纷纷落到了坦克后面,大约200至300米地区。显然敌人的第一轮射击来的很快,但是贺凡预计到了这种标准的作战方式。后方15公里,中国的中国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也已经准备好了开火,只等炮兵雷达截获目标信息。

“一次连级规模齐射。保持速度,继续错开队形。”

连长说道,这会儿后方的雷达应该能探测到敌人的射击阵地,待会儿,一轮炮弹过去,它们就得跑。

“报告,看到敌人侦察部队了。”

远距离上可以看到几辆悍马在烟尘中转弯,看来想跑。

空中,双方的炮弹就在坦克群头上交汇,中国炮兵的炮弹直奔敌人阵地,敌人的炮弹仍然落到了坦克群后方,略有修正,比较近了。它的第三、第四轮或许可能威胁到坦克,如果它还能发射几次的话。

此刻贺凡的第2个连已经进入了1连的出击阵地,隆隆向北方开过去,他的一个整营此刻也正准别出击,后方道路上另有大量赶来的部队。

如果敌人坦克不敢应战,他就直接一推到底,将包围圈合拢,将敌人重新驱逐到外线。

作为后手,林淮生正在调动一支新锐的巴基斯坦装甲部队,准备两面夹击,由于其中自愿参战的人员和装备,都来自于海湾国家,装备比较杂乱,也没什么实战经验,显然无法持续作战。不过贺凡对那些一夜间输得裤衩不剩的盟军,夜不抱太大期望,他觉得靠自己的力量也就够了。

战场另一侧,艾希曼得到了新的命令,上级严令他立即投入对敌人坦克的攻击,不要浪费时间零敲碎打。

他已经可以看到西面扬起的烟尘,双方坦克主力正准备决战,如果能从侧面靠近到6至7公里,他几乎可以主宰整个战场,这样的诱惑确实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