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剥削(第4/7页)

葛洛佛科赞同他的看法,他曾在格鲁雪夫总统的办公室发表相同的看法,不过音量较小。“我们的国家需要强势货币,杰纳迪。”

“没错,也许有天我们也会需要西伯利亚的油田和金矿。万一中国人把它们抢走的话,我们该怎么办?”邦达连科咒问道。

“外交部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葛洛佛科回答。

“好,如果外交部的胆小鬼错了,那他们会拿起武器来保卫国家,还是扭着手说这不是他们的错?我的兵力薄弱,无法抵挡中国的攻击,而我们竟然还把T -九九战车的设计卖给他们……”

“他们需要五年时间才能进入量产,到时候我们已经在车里雅宾斯克生产T -十战车了,不是吗?”

他没有把前几年卖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千辆俄制T -八○/ 九○战车算进去。

中国没有采用俄制的火炮,而是用以色列生产的一○五公分火炮―――美国称为M-六八,还有三百万发美式炮弹。这些政客们是怎么了?邦达连科感到纳闷,你不断告诉他们、提醒他们,但他们就是不听!这该是一种俄国特有的现象吧,他心想。

斯大林把预测德军会在一九四一年六月入侵苏联―――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的情报军官处决了,结果德军打到莫斯科近郊。为什么要处决他?因为他的预测比不上贝利亚的报告来得好听,后者懂得说些斯大林爱听的话。贝利亚大错特错却反而活了下来,这爱国的代价也未免太高了。

“如果我们有钱,而且车里雅宾斯克也没有改制该死的洗衣机的话。”俄国破坏国防基础建设的速度比美国快,最近甚至还传出要把米格机制造工厂改建成汽车工厂的风声。这种情况没有结束的一天吗?邦达连科心想。有个虎视眈眈的邻国,而俄国陆军还要好几年才能重建到他理想中的程度,而且若要进行重建,就必须传给士兵足够的军饷,金额要中心吸引爱国和爱冒险的青年为国服务几年,特别是让那些有意以军人为职业的人成为士官。这些中层的职业军人是军队的骨干,没有他们,军队根本无法作战。若要实现这个目标,一位能干的班长的薪资就必须和一位熟练工人相同;这很公平,因为两者要求的智力水准相同。但军人的报酬是电视机工厂无法提供的:袍泽的情谊和当兵的乐趣,是他们得到的最佳回报。美国有这种人,英国和德国也有这种人,但俄国陆军却不欢迎这种职业军人。许多苏俄领导人宁可牺牲军事效率,以政治忠诚度为首要考量,而列宁正是始作俑者,邦达连科心想。不过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即使是对那些在错误体制下成长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将军,请记住我是你在政府里的朋友。”葛洛佛科提醒他。

“谢谢你,萨吉。”邦达连科带着敬意点点头,“这是不是代表我可以依靠这些上天赐给我们的财富?”

“我会在适当的电动机,向总统提出适当的建议。”

到时候我已经退伍了,正在写回忆录,或是做一位俄国退役将领该做的事,邦达连科心想,但至少我可以为后继者铺路,甚至参与选择能够延续这个计划的人。

他不认为自己会再加官进爵,他现在是陆军作战部长,负责掌管陆军的作战和训练,这已是一个人军旅生涯中的最高目标了。

“谢谢你,主席同志,我知道你的工作也很困难。我对中国还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

葛洛佛科希望能告诉这位将军,国外情报局不再有渗入中国的良好管道,长久以来为国安会工作的副部长,因为伊朗原因退休了。

但他不能承认在紫禁城里的最后一个消息来源已经不在了,少了这个人,就无法判断中共的长期计划和意图。虽然北京有俄国大使在,而且他也不是笨蛋,但外交官看到的只是地主国想让他看到的。大使馆的武官也一样,即使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专业好手,也只看到中国军方想让他们看的东西,而莫斯科当局也是礼尚往来,就像在跳优雅的华尔兹一样。渗入他国政府内部的老练情报官员是无可取代的,这样葛洛佛科才能正确地掌握情况,并报告给总统知道。葛洛佛科很少承认自己知道的不够多,这次就是如此,但他不会向眼前这位将军泄漏自己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