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4/6页)

此时,以平安县城为中心,方圆几百里内打成一锅粥。楚云飞得到情报,太原日军一个联队已前来增援平安县城。楚云飞吃了一惊,日军一个联队的兵力增援,说明平安县城遭到攻击,守军已经吃不住了,是哪支部队吃了豹子胆?就这么不管不顾干上了?肯定不会是第二战区所属的国民党军部队,不然他不会不知道。那么应该是八路军了,不过据他所知,附近除李云龙团,没有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凭他李云龙区区一个独立团,竟敢攻击县城?要知道,日军的防御虽呈点线状,但机动能力却很强,它的每一个据点都不是孤立防守的,一个据点遭到攻击,其他据点会不顾死活地增援,决不像国民党军部队,各部之间为保守实力见死不救。楚云飞想,肯定是李云龙,这小子够楞的,居然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这么自顾自地干了起来,就你那一个团,兵力够用吗?楚云飞心里有些不满,这小子简直目中无人,虽说双方时有磨擦,好歹算是友军吧?这不是看不起我楚某吗?他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不满归不满,忙还是要帮的,何况鬼子要从他的地盘上过,总得留下点买路钱吧?鬼子既然送上门来,咱们设伏干他一下如何?楚云飞对参谋长林志强说。

团座,咱们一个团对付鬼子一个联队,这不是闹着玩的,兵力对比是1:1呀,赔本儿的买卖可不能干,请团座三思。林志强不同意。

当然,我也不打算赔本儿,咱们来个梯次配置,分段阻击,给李云龙那小子赢得点儿时间。林志强说:团座,咱和八路军井水不犯河水,帮他的忙于什么?别人的忙可以不帮,这李云龙还算条汉子,中国军队要是多几个李云龙这样的军官,这场战争就好打多了,准备战斗吧。楚云飞下了决心。

国民党军358团刚刚进入阵地,前面就打响了。李云龙派出的打援部队和日军接上火了。

这是独立团一连和县大队、区小队组成的阻击部队,人数只有几百人,而日军却是整整一个联队,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激战。

整整四个小时,八路军的阻击部队死战不退,日军的重炮把阵地炸成一片火海,以大队为单位轮贯攻击,战士们从被炸塌的工事中钻出来,用机枪、步枪、集束手榴弹顽强阻击。楚云飞几次派人去联络,让阻击部队撤下来。让国民党军358团继续阻击,负责阻击的八路军指挥员拒绝了,声称他们奉命阻击8个小时,只有到时间才能撤退,除非他们全部阵亡。

这支八路军小部队最后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楚云飞在望远镜中看到最后的几个战士拉响了集束手榴弹和冲上阵地的日军士兵同归于尽,他感慨万端,一想到有朝一日要和这样的部队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他不由得暗暗心惊。

刚刚打通道路的日军整好队伍,迈过独立团阵亡士兵的尸体,走出没几步,又钻进了358团的埋伏圈,又是一场激战……各路阻击部队的殊死阻击,加上周边地区的八路军、国民党军、地方武装的骚扰、袭击,使李云龙赢得了时间,他的四面出击的战术奏效了,兵力配置均等的同时攻击,迫使敌守军也不得不做出兵力配置均等的四面防守,问题是,日军和伪军的作战能力差距太大,总是伪军先撑不住了,破其一点,整个防御体系便告崩溃。

北门先被突破,没等北门攻击部队迂回攻击,南门又是一声巨响,南门也被突破了,敌守军慌了,连忙放弃城墙,收缩防御,攻城部队从两面呐喊着冲进城内。

敌守军残部占据着县城中心的一座砖砌的建筑物内,被各路攻击部队围个水泄不通。

敌守军做困兽之斗,组成密集的火网,攻击部队几次攻击受挫、伤亡惨重。气得李云龙破口大骂:炮兵呢?给我把炮拉上来,娘的,我倒要看看这破砖房经得住我几炮,给我打。建筑物内的山本绝望地闭上眼睛,作为武士,他不伯死,大和民族坚信轮回转世之说,死不过是下一轮生命的开始,没什么可怕的。使他感到痛苦的是这支耗尽他毕生心血建立起来的特种部队,此时,他想起两句中国古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壮志未酬,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