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远征(第5/5页)

但是在整个特务排,最引人注意的,还不是雷震,而是站在卡车上面,穿着军装肩挎美式冲锋枪,戴着树脂墨镜,脚下还破例穿了一双高腰军靴,全身上下都带着一种巾帼不让须眉气势的江东孙尚香。

如果不是已经到了十二月份,实在找不到鲜花的话,估计她这个万片绿叶一点红的特务排女军人,已经被鲜花给覆盖了。

车队,就这样满载着欢呼与希望,一路向西方驶去,而二百师官兵的斗志,也随着他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递增到了最高点。但是当车队走到保山附近的时候,却突然停住了,这一停,就停了整整三十六个小时。

直到接到上级传达的指示,雷震才知道,作入为缅部队的先头部队,师部突然接到了第由五军转达的蒋介石命令:“暂时毋庸入缅!”

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无异于在斗志昂扬的二百师官兵每个人的头上浇了一勺来自北冰洋的冰水。也就是因为这个命令,已经箭在弦上的二百师,竟然在板桥附近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整训待命。

面对这种绝对意外的变化,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二百师官兵身上那股凌厉的气势被一点点磨平,鬼才真的不懂了。

“师父,现在我们二百师士气如虹,就算面前有一个师团的小鬼子,估计只要一声令下,全师的兄弟也会嗷嗷乱叫的猛扑上去,给他们来个当头一棒。就连我这样半途出家的门外汉,都知道在兵法上,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蒋老头子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跟着孙中山起家,经历了大小战役少说也有数百起了,这点道理他老人家不可能不懂吧?”

面对鬼才的询问,雷震沉默了很久,才回答道:“鬼才你要记住,战争历来是服务于政治的。在缅甸对抗日本军队,由我们中国,刚刚在珍珠港被日本人狠狠敲了一下急于报复的美国援军,与及在缅甸驻守的英国殖民地军队三方组成,这样的混合部队,国籍不同,思想信仰不同,指挥体系不同,更严重的是大家的战争目的,或者说是政治目标不同,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无法协调,在军事角度上来讲,就是踌躇不前,坐失良机的错误。”

看着鬼才还是一脸的疑惑,雷震知道鬼才还是不太明白,因为政治,本身就是一种最黑暗,最令人难以捉摸的东西。一旦在战场上掺杂了政治元素,一切都会变得飘渺起来。

进入缅甸主动进攻日本军队,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破釜沉舟之举,所以先头部队,就最最精锐的第五军二百师。

美国军方在珍珠港吃了大亏,急于报复,但是他们的战略重心,在南太平洋战场上,他们之所以参加缅甸战争,只是不愿意看到中国政府投降,日本陆军随之可以抽调投入在中国境内的陆军,并投入到南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面。

最扯淡的,应该属于英国军队了。缅甸是他们的殖民地,他们当然比任何人都希望打退日本军人,但是在同时,他们又在担心中国军队,在心里有着“这场战争打完后,如果中国军队赖在这里不走就麻烦了”诸如此类的想法。也就是因为这样,英国政府才会又希望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协助他们对抗日本军队,又对中国军队入缅,抱有怀疑和戒惧的态度,甚至利用外交手段多方阻扰。

远征成这个样子,整支部队停在了不该停的地方,补给困难,训练困难,即不上也不下,也难怪整个二百师,每一个人都是一脸的郁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