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八莫之三(第5/6页)

11月22日,日军记录从南坎通往八莫的道路被中国军队切断。从位置看,这支中国军队应该是第113团赵荻所部。

不过,这并不能对八莫守敌构成太大的影响。他们早已囤积了可战斗数月的弹药和食品、药品。丢失了外围阵地的日军退守城区,原好三自任城防司令,指挥日军在城廓工事中与远征军鏖战。由于日军工事坚固,准备充分,对八莫的攻坚战显得至为激烈,由战车第一营、第二营带来大量战车参战的中国远征军部队,已经具备用战车突击的实力。但攻城开始,远征军指挥官环绕八莫考察之后,却放弃了突入八莫寻找日军装甲部队主动决一雌雄的念头。原因是日军在八莫市区大量部署路障,并且挖掘了反坦克战壕。同时,八莫市内老树盘根错节,炮击之后,很多粗大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横倒在道路上,成为阻碍坦克在城区行动的天然障碍物。

掌管坦克部队的美军指挥官布朗上校表示,八莫不是一个适合战车行动的城市,所以,他把部队放在了市区外围,作为移动炮台,协助对八莫的攻击。

在八莫的战斗中,孙立人压制住容易冲动的李鸿,坚决阻止任何血勇式的冲锋,严格要求部队按照战术训练的要求,用炮火一一清除日军据点,然后再推进。同时,无论白天夜间,进攻部队必须做好充分的防卫,以免日军反击突破防线。

速度当然会慢一些,但是可以少死很多人。这种极端重视生命的做法,在清末以来的中国军队中十分少见。也许,孙立人将军是想,已经到了家门口,他希望把更多的弟兄们活着带回家。

守,被步步蚕食;攻,根本打不进中国兵的防卫圈。日军虽然使用八九式中型坦克作为固定火力点,但这种装甲巨兽也承受不住炮弹的连续打击,纷纷被毁。这样的打法如同巨石压顶,让日军指挥官原好三大佐进退两难,除了死扛硬打毫无办法。

远征军装甲部队开赴八莫战场

假如他想“全军玉碎”,那只要等待就好了。

但是,根据日军方面的记载,第33军在松山、腾越两地日本守军“玉碎”之后,其战术也进行了调整。

日军第33军参谋黍野弘(当时军衔少佐)在回忆录《昆司令部战记》中写道:“攻克密支那的印度远征军(指中国远征军驻印部队)经过补充、训练、休整之后,于11月开始南进,首先夺取了八莫守备队的外围阵地。11月15日,郑洞国率领约四个师的兵力,包围了八莫守备队的核心阵地,开始攻击。接到这一消息后,军司令部即要求对八莫守备队进行救援作战的准备工作。”

这段描述不十分准确。日军始终认为,在八莫指挥作战的是远征军副司令长官郑洞国,并且传说郑洞国就在八莫上空的飞机上建立指挥部,指挥作战。而日军对八莫的救援作战,则发起于八莫被包围之前,并非其外围阵地尽失后才打响的。

由于云南前线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势,使日军意识到如果一味死守,最终的命运并不能“死里求生”。中国军队的作战意志十分强烈,即便如金光惠次郎少佐那样顽强,最后也只有被歼灭一条路。这种发现让日军下层士气不振,战斗欲望下降,日军指挥机构不得不设法尽量避免“玉碎”的发生。所以,决心对八莫守军进行救援。

不过,此时在云南方面,第56师团主力在畹町与卫立煌所率领的远征军云南方面部队激战正酣,第18师团残部除了一个联队留守南坎,其他部队已经开始向南转移,以保卫整个第33军退往缅泰边境和缅甸南方的通道不被截断。此时,不要说想派出足够的增援兵力,仅仅是拼凑一支“像样的”部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