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木牛流马(一)(第2/3页)

如今光在东三省,关东军就驻扎了四十多万人,不光有陆军,还有空军和炮兵部队全方位支援,而且各大城市都被日军占领了,郑啸他们一旦离开关东山,可以说寸步难行,更得不到什么后勤支援。

当年的各股抗日力量就是被日军各个击破给剿灭的,就连联合了多股力量形成的东北抗日义勇联军如今也举步维艰,处境十分艰难。

抗日义勇联军的司令就是马镇山,当初在冬阳县城曾经跟郑啸有过合作,是个豪爽汉子,他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从开始的几百人如今已经发展到了数千人,跟鬼子大了好几场大仗,大大挫败了鬼子的气焰。

但是,东北抗日联军也因此引来了鬼子的注意,为此日军调集了三个师团,对辽西一带展开了清剿,就是为了肃清东北抗日联军这让他们头疼的宿敌。

这样一来,东北抗日联军的生存环境迅速恶化,鬼子制造了不少无人区,进行清乡并村,实行连坐制度,掐断了抗日联军的群众基础,使他们被逼入了辽西的大帽山脉中。

大帽山脉绵延数百里,到处是崇山峻岭,但是环境同样恶劣,抗日联军进入大帽山之后,日军在山外设立了严密的封锁线,将出山的通道都堵上了,这使得抗日联军被困在了山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联军各种物资都开始出现匮乏,特别是食盐和药品,更是缺乏,很多伤员都因为没有药品,而只能眼睁睁看着死去了。

相比起来,郑啸他们这里情况要好了太多,一是日军对这里不是那么重视,再就是这里的关东山面积更广阔,能够出山的通道四通八达,鬼子想堵都堵不过来。

郑啸他们虽然接连折腾了好几场,但在鬼子看来不过是小打小闹,没有什么成建制的大动作,所以他们还是把这些事件定性为了土匪性质的骚扰,没有真正下大力气去清剿。

正是因为这个错误的认识,使得日军错失了最好的剿灭时间,是郑啸和他的龙牙得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段。

接下来半年内,龙牙特战大队横扫了关东山,所有土匪实力不是归顺,就是被剿灭,就连最远的关东山东部区域,也被岳瞎子带着人犁了一遍,将最大的所谓四大天王给收拾了。

那次剿匪活动,“四大天王”投降两个,顽抗被击毙一个,剩下一个则提前逃出了关东山,归顺了日本人。

让那些土匪们胆寒的是,这伙把他们打的抱头鼠窜的人,居然是一群后勤兵,其中带队的那个家伙叫什么许麻子,据说还是个炊事班长,是青塘寨炊事班颠大少。

奶奶的,狗屁炊事班长,这小子一手拎着菜刀,一手拎着马勺,跑得比兔子还快,杀起土匪来那叫一个干脆,光倒在他手下的土匪就不下十几个。

自此后,在关东山内流传了一句谚语,叫“宁可得罪扛枪的,也别得罪颠勺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许麻子还在青塘寨厨房内挥汗如雨的颠着勺做菜呢,而四大天王也逍遥自在的欺负着老百姓。

刚从停机坪走出来,对面诸葛舟和杜刚等原来古村的老人就已经得到消息赶来了,呼啦啦一大群人,将他围在了当中。

郑啸朝周围看了一眼,发现这里面多了很多陌生面孔,他知道那是后来加入秘密山谷的其他山村村长,因此笑着朝他们点头示意。

人们也纷纷点头,朝他示意,都知道他就是龙牙和秘密山谷的当家人,自然是十分客气。

诸葛舟从人群外挤进来,身边是杜刚,来到他面前,大嗓门二里地外都能被听清楚,“我说郑啸,你小子怎么想起回来了,嗯,这一走可日子不短啊,怎么样,在外面混的还好吧,要是混不下去了就回来,家里不缺你们一口吃喝的。”

听着这爽朗的话语,郑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受到了老人对它们最真挚的关心,于是笑着回道,“您放心,我们在外面过得很好,现在比原来扩大了好几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