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态构成(第2/4页)

如果说英国人是被海洋的诱惑给吸引到海上去的话,那么荷兰人则纯粹是被赶到海上去的;如果英国离开海洋的话,会从此一蹶不振,而一旦荷兰离开了海洋,则会直接导致灭亡。在荷兰最辉煌鼎盛的时期,曾有一位权威人士就预言,荷兰的土地最多能养活其八分之一的人口。在当时,荷兰的制造业种类繁多且十分重要,但是制造业的发展远远赶不上海运事业的发展。土地贫瘠,海岸又无险可守,迫使荷兰人只好从事渔业。渐渐地,他们把渔业从内销转为外贸,从此渔业成了他们获取财富的主要手段。就这样,正当意大利诸共和国处在土耳其霸权的压力之下,好望角航线刚被发现的时候,荷兰人平地崛起,成为地中海东部沿岸诸国与岛屿以及意大利主要贸易的继承者。

除上述原因外,荷兰的崛起还有它独特的地理优势,它位于波罗的海诸国、法国、地中海沿岸各国以及德国各大河流口岸之间,占据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几乎很快就承担了欧洲所有的海上中转生意。波罗的海沿岸的海上贸易、西班牙跟其殖民地的贸易、法国葡萄酒及沿岸的贸易,并没有比200年前增加多少,但是,这些贸易几乎都用荷兰船队运输,甚至英国大部分的转口贸易都是用荷兰船队完成的。所以荷兰的繁荣并不仅仅是其本身自然资源匮乏这一个原因,当然这也的确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由于民众生活贫困,他们被迫把目光转向大海,再加上他们控制了海洋运输业,拥有庞大的船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通过贸易来盈利。当美洲大陆和好望角航线被发现后,随之而来的探索精神和商业欲望急剧膨胀,他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来进行海上贸易,他们的食品、服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还有建筑用材、造船的材料都需要进口。荷兰的繁荣富强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当然贫困所滋生的海上欲望是最根本的原因。在1653年到1654年间荷兰同英国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战争,荷兰的海上贸易一度陷入瘫痪,“用来维持国民生计的收入,比如渔业和商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工厂停业,生产终止。所有的船只不敢出海,港口内桅杆林立。到处是乞丐,街道上荒草萋萋,光是阿姆斯特丹就有成百上千套出租房空着,无人问津”。最后不得已,荷兰只有同英国签订了一项极其不公平的条约,才挽救了国家危亡。

这个灾难性的结局为我们指出,完全依靠外国资源在世界上立足是非常危险的。虽然现在已经时过境迁,我们仍然可以从当时荷兰的情况看出同今日英国情况的几分相似之处。虽然这些情况在美国并不受到重视,但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想要保持国内的繁荣富强,就必须保持和加强其在海外的力量。人们可能不满足现有的政治特权,然而等到他们缺少面包、牛奶的时候,他们就会惶恐不安。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地理位置、领土范围还是富足程度而言,美国都几乎跟法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当年在法国发生的悲剧已经在美国重演。最初,美国人的祖先只是占领了一条狭长的沿海地带,虽然这些地方并不发达,但它有肥沃的土地、众多的港口、多产的渔区。这些先天性的物质条件加上英国移民与生俱来对海洋的热衷度,让他们的血液沸腾,这也正是建立起一个海洋强国的前提。最初的原始殖民地都是在海上或者在濒临大海的一条支流旁边,所有的进出口都趋向于同一片海岸。对海洋的狂热欲望以及它在公共福利中的表现,让它在人们心中广泛地流传。还有一种更为现实的动机,那就是少量的投资就能换取丰富的海上财富,因而航海业也就成了私人获取利益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