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方和西方(第4/14页)

我们无法查明门户开放这个词汇的来源,但毋庸置疑,美国在倡导门户开放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引用过德国人德尔布吕克的一段文字,他在其中列举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对于门户开放政策的看法,并要求使德国的影响力、资本、工商业和聪明才智在平等的条件下同其他国家展开竞争。所有的人都希望这一目标能够得以实现,而且这个希望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只要人们从一开始就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就只有依靠军事力量来维护这种权力了。如果人们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话,也不会出现蔑视他国的行为和无谓的争端了。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牢记,就是各国都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所以它们的看法一定会有所不同。比如铁路方面,修建铁路是为了进行资本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随着铁路的一路延伸扩展自己的势力;这样的话,就应该遵循门户开放的精神来合理安排各股势力在铁路方面的机会。但是在最近的铁路建设中,美国却被晾到了一边,并没有获得德国首相口里的“阳光下的地盘”的权力。针对这个事件美国已经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在以后的时间里,中国将会建造更多的铁路,而中国的领土完整对门户开放尤为重要。如果有哪一个国家通过租借对中国土地进行占领或者管辖,这块土地就有被兼并的危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在一年前就遭遇了这种命运,而今天的朝鲜也将重蹈覆辙。还有那种变相占有他国土地上的商业活动,也会被这个国家的海关所控制,这样一来,门户开放就成了废纸一张。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成败。为了处理好它们,美国一直在争取同其他国家达成谅解。如果美国单纯地依靠自己来维护门户开放政策的话,它就需要建立起一个保护国,这样一来又和门户开放中的平等精神相违背了。关于门户开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表现在中国的满洲地区。这个地方的局势变幻难测,所以一直被人关注。日本和俄国在满洲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不禁发出疑虑,这两个国家能不能顾及到中国自身的利益和其他在华国家的平等机会。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各个国家能够在门户开放原则上达成一致,在具体的行为当中也免不了竞争和冲突。而商品贸易的竞争会促使人们依靠各种机会来占据上风。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利用自己手里的控制权和保护主义,而不是技能和实力的竞争来获取一些地方的商业优势。无论在工业、金融业还是贸易领域,这种情形都随处可见,连美国的托拉斯组织里,这种情形也有抬头的趋势。

美国依靠保护主义同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交往,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国家会不会听从美国的意见,美国的政治主张以及政治秩序能不能得到建立和保持等等问题,这些都取决于那个国家的实力。欧洲国家力量的变化同美国息息相关,任何的变动都会影响到美国的利益,继而影响到美国在太平洋和中国的利益。当前的俄国一蹶不振,德国正在全力建造自己的海军,而英国海军也因经费的短缺已不如从前,这些美国都看在眼里。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都不为美国人熟知。在1823年,如果英国的海军没有大陆国家的海军强大,没有能力阻止大陆国家向南美洲运送联合部队镇压西班牙殖民地的独立运动的话,那对美国的影响就是灾难性的。1814年由于欧洲局势的变幻,英国不得不放弃了1812年在对美战争中对美国提出的领土要求。还有,美国能够独立也是因为英国的海军实力同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相比有些逊色,华盛顿⑤是这样认为的,他说:“我们的资源已经枯竭。”除此之外,假如1861年至1863年间英法两国能够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谈判,美国能否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