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抗英战争(第6/8页)

多斯特·穆罕默德受到了英国军官们礼貌的款待。如同麦克诺顿在一封信中写道:“舒佳国王对我们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权利。我们没有参与剥夺他的王国,却赶走了从来没有冒犯过我们的多斯特,来支持我们的政策,因此,他已成为我们这种政策的牺牲品。”1840年11月22日,多斯特·穆罕默德在英军卫队的“护送”下离开喀布尔,前往印度。他被软禁在加尔各答,一边领取英国人的年金,一边注视局势的发展。

阿富汗境内的反抗连续不断。1841年春,大规模的西吉尔查伊人暴动令英国人震惊。他们在卡拉特-依-吉尔查伊附近攻击魏默尔上校率领的英国殖民军,这些勇敢的部族战士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都被印度土兵的步枪火力和大炮的葡萄弹丸击退,战场上尸横遍野。6月,杜兰尼人越过赫尔曼德河向英军发起攻击,被英军击败。东印度公司机密委员会写信给英属印度总督奥克兰,认为应该放弃对舒佳的支持,撤出阿富汗:“我们宣告我们决定了的意见——这位复辟君主在未来许多年内还需要英国军队,以便在他的领土内维持和平,并防止外来侵略。我们还必须说,试图用这样一小支军队,或者仅仅凭英国驻扎官的影响来完成这些任务,我们认为,将是最不明智的和最轻率的。我们宁愿完全放弃这个国家,并坦率地彻底承认,而不要这样的政策。”相反,英国公使麦克诺顿却对阿富汗局势感到满意,他在信中写道:“这个国家从丹城到比尔谢巴是完全平静的。”

局势在进一步恶化。英军的暴行和英国官员的暴政,不断激怒阿富汗人民。他们互相指责,争吵不休,驻坎大哈的英军司令官诺特少将抱怨:“一千零一个政客败坏了我们的事业,把英国人的喉管暴露在复仇的阿富汗人的刀剑之下。”英军放荡的生活,亵渎圣陵的行为,甚至奸淫阿富汗妇女,更激起公愤。大批英国人涌入物产匮乏的阿富汗,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舒佳作为英国人的工具,都因处处受制而盼英军早日撤离。英国人甚至怀疑,舒佳和他的大臣们秘密在各地煽动暴乱,“他由于强加在他身上的制度而感到愤怒,他会经常向这个破烂的双重政府的机器丢些碎石头”。

各地的反抗愈演愈烈,道路受阻,喀布尔渐渐有成为孤城之势。英国素有一句名言:“钱袋策略一经停止,刺刀策略就开始了。”1840年,为了缓和局势,英国当局一度推广金钱贿买政策——不仅仅是吉尔查伊部族,而是向每个阿富汗部族每年提供3000英镑补助金。如此,局势稍有缓和,但是英国在军事上对阿富汗部族武装始终没有解决办法。1841年9月,由于财政紧张,英国当局决定停止向阿富汗各部族发放补助金,这彻底引爆了局势。

当时,麦克诺顿已经被任命为孟买总督,他准备将英国驻阿富汗公使的职务移交给伯恩斯,自己回英属印度赴任。这时传来了东吉尔查伊人全面起义的消息,经由贾拉拉巴德通往印度的交通线被切断。英军将领赛尔的一个旅原本已奉命返回印度,如今被重新召回阿富汗去打通道路。他在甘达马克留下一部分驻军,于11月收复了贾拉拉巴德。赛尔的主力刚走,甘达马克的阿富汗部族武装就向英国驻军进攻,当地英军被迫丢弃辎重和两门大炮,撤往贾拉拉巴德,交通线再度中断。而大雪纷飞,气候高寒,让驻守坎大哈的诺特少将也无法出兵,只能坐守孤城。

赛尔和诺特两路英军受阻,不能用甘达马克和坎大哈的英军援助喀布尔,喀布尔在防务上出现了薄弱环节。二十几位阿富汗部族首领开始联合起来,在喀布尔郊外准备起义。而喀布尔郊外的英军军营布防一直饱受诟病。这处军营长1000码、宽600码,位于靠近库希斯坦的大道的一块低洼地上,四周被堡垒和小山环绕控制着。但这些堡垒既未被占领,也未被拆毁。英军军营的胸墙低矮,可以纵马一跃而过。除了这些缺点之外,军需库设置在离军营边缘相当远的一座小堡垒里,从军营到军需库之间有一些堡垒和带墙的院子,都不在英军的控制下。军营与重要的巴拉·喜塞尔要塞之间,还被喀布尔河隔开了。军营的选址和修建由英军将领威罗贝·卡通爵士负责,他于1840年冬天离开喀布尔,在贾拉拉巴德将职务移交给埃尔芬斯顿将军。当时他如此对埃尔芬斯顿说:“你在此地将无事可干。到处都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