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迈万德的血战(第6/10页)

尽管英军抢先开火,步兵纵队也展开成战斗队形——这是在遭遇战中获胜的两个关键——但却丧失了战术上的主动权。率先开火的炮兵由于火炮数量有限以及能见度极差,收效甚微。他们在开阔地形上投入防御,也使先于敌人展开队形所取得的战术上的优势丧失,那样无异于把战术机动权转交给了阿富汗人。伯罗斯的选择包括在阿富汗人得以展开或沿玛赫穆达巴德村旁的峡谷进行防御前,在其纵队侧翼进行一次大胆的突击。英军所选择的队形既无法进攻,也不能支撑防守。

阿尤布大军在英军靠近玛赫穆达巴德时,察觉到了敌方的行动。当英军纵队向左转向展开战斗队形时,阿富汗人相应地向右转。阿富汗炮兵迅速投入战斗,纵队前哨则开始转向,从迈万德方向折回。阿富汗人展开后,发现英军整队布防,把侧翼暴露在外面,极易遭到攻击。阿尤布决定用展开的骑兵向他的右侧攻击敌人暴露的侧翼,步兵向左侧运动,以借助峡谷的掩护。他将各步兵团居中展开,并命令30门火炮占领阵地,在左翼的中央排成一列。尽管步兵、骑兵和炮兵各不相同,阿尤布的军队仍以相同的步调展开成战斗队形。地形有利于阿富汗步兵威胁英军右翼,而英军左翼较开阔的空间更便于机动,是骑兵行动的理想战场。主力在中央展开,可以稳定战线。

英军火炮第一次开火后大约30分钟,阿富汗炮兵进入射程,开始轰击英军展开的战线。随着更多阿富汗火炮的到来,他们进入5个火力位置,对英军阵地瞄准射击。第66团和雅各布来复枪兵由于躲在一个小土丘后面,受到了部分保护。他们在炮兵决斗的时候遭受的打击轻微,而皇家马拉炮兵连、掷弹兵和处于最左侧的2个雅各布来复枪兵连则毫无依托,受到了沉重打击。阿尤布不仅掌握着比英军数量多的火炮,他的6门后膛装阿姆斯特朗大炮也比英军的要重。阿富汗的火炮打得非常之准,以至于传言是俄国炮手在操炮。英国人承认,炮战对阵相互轰击中,阿尤布的大炮胜过英国人的大炮。有英国军官回忆:

他们的炮兵射击得非常出色;他们的大炮轰击我们的两侧并直接扫射我们,他们的火力是集中的。我们完全被敌人压倒了,虽然我们继续不断地开火,可是我们的大炮看起来无法制止他们的炮击。他们的6门阿姆斯特朗炮能够发出比我们重得多的炮弹……他们在不断推进,包抄了我们的两翼。

炮击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阿富汗步兵和骑兵在距英军阵地约800码的地带展开战斗队形。这时已至正午,阿富汗人在英军第66步兵团的阵地前发起了步兵的首轮攻击。在宗教情绪和爱国热忱的高度激发下,大批身穿白衣的虔诚穆斯林勇士带头冲锋。这些阿富汗战士武器贫乏,仅有些土造的或是陈旧的欧洲步枪,很多人只带着刀剑、长矛,或干脆徒手跟随着队伍。相比之下,英军第66团装备着“马蒂尼-亨利”步枪,英军中的印度步兵装备老式的“斯奈德”步枪,骑兵装备“斯奈德”马枪。“马蒂尼-亨利”步枪展现了英军在科技上的优越之处,这种口径.45的武器最大有效射程400码,每分钟可以射击15到20发。来自喀布尔的阿富汗军队装备着1853年式“恩菲尔德”前膛装步枪,每分钟可射击2—3发;来自赫拉特和坎大哈的阿富汗军队装备的是当地仿造的“恩菲尔德”和“斯奈德”步枪,最大有效射程300码;沿途加入的阿富汗战士装备的是些古老的燧发步枪(可能是在第一次英阿战争中夺取的),或是原始的“杰撒伊”,最大有效射程在50到80码,每次射击需要2分钟。英军火力强大,阿富汗人手中的原始步枪和刀矛根本无法与英军的“马蒂尼-亨利”步枪相比。阿富汗人潮水般的一轮轮冲击均未能奏效,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