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最后的独立(第5/5页)

阿富汗人开始惶惶不安,要求国王停战。英国人也因军事行动受挫、印度局势不稳而认为终止战争是唯一的选择。阿马努拉提出,停战的前提是英国承认阿富汗的独立。经过谈判,阿马努拉同意签署停战协议,双方军队自边界各自后撤20公里。6月3日,阿马努拉宣布停火。1919年8月,经过一个月的谈判,英国与阿富汗在印度的拉瓦尔品第草签和约。合约规定,英国和阿富汗维持原有边界(即“杜兰徳线”),英国获得对开伯尔山口两段边界线的裁定权,并暂时中止阿富汗进口军火在印度的过境权和对阿富汗提供的补助金。英国首席谈判代表汉密尔顿·格兰特爵士在信中承认:“阿富汗在内政和外交事务方面,正式地自由和独立。”

1921年,英国和阿富汗正式签订了条约。两年的谈判中,英国人原本对条约内容仍多有坚持,谁知阿富汗随即于1920年批准了与苏俄的友好条约作为回答。这对英国有如一道晴天霹雳,英国只得做出让步,尽快与阿富汗签约。英阿条约规定,正式承认阿富汗“内政和外交独立的一切权利”;同意阿富汗进口物资在印度的自由过境权,在对英属印度当局怀有“善意”、并不威胁后者的情况下,可以进口武器;任何一方在边界地区进行军事行动前须通知对方;双方同意对方在自己的领土上设立对方的公使馆、领事馆和贸易机构,阿富汗可以直接在伦敦开设公使馆。阿富汗也同意在原则上接受英国人划定的开伯尔山口以西边界。英国从此正式承认阿富汗完全独立的国家地位。

阿富汗历经三次战争,终于在与英国的抗争中赢得独立。阿马努拉宣称要用利剑实现阿富汗独立的梦想最终得以实现。阿富汗人每年举行庆典,纪念阿富汗的独立。喀布尔建起一座独立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头用铁链拴着的狮子,代表大英帝国。纪念碑的含义直白:这头狮子已经上链,再也不能用牙齿和爪子来威胁阿富汗了。

就此简要回顾了阿富汗的历史。如前文所言,阿富汗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其独一无二的资源。这里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十字路口,是丝绸之路上多种文明的融汇之地。伊斯兰教、祆教、佛教都经这里传播,所以这里才能出现巴米扬大佛与伊斯兰新月并举的奇观。实际上,世界上很少有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各个部族各自为政,但又统一在一个国王脚下。也很少有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在伊斯兰文明即将衰落之际脱颖而出,又从未真正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始终保持着不屈的独立。

阿富汗是一个需要人们保持敬意的国家,一如阿富汗诗人克鲁亚丁·哈代姆的名篇:

如美玉,镶嵌在中亚细亚的高山之巅,

沐浴过数千年的春风秋雨,

我们在这万山丛中光辉璀璨。

我们的历史充满了英雄的传奇,

啊,我是阿富汗——阿富汗!

我为自己的民族自豪自信,

无际的云彩诚是我们的利剑闪光,

闯来的一切魔鬼都要被赶出家园,

历史证明我们像那玉柱擎天,

啊,我是阿富汗——阿富汗!

注解:

[1] 意即:“不自由,毋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