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山间的战争(第6/9页)

苏军和阿富汗政府还向所有部族和个人保证——只要服从新政府,曾经同游击队合作过的人可得到赦免,而且被充公的土地将归还原主,战争中所受的财产损失将获得补偿。

对于已经服从新政府和苏联的阿富汗人,苏联着手在他们中间建立一个拥护卡尔迈勒政府的新社会阶层。这个阶层必须在苏联的绝对支配之下,应该有跟苏联同样的思想,同样的文化。苏联的新闻社承担了这项工作。他们执行用阿富汗的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出版小册子的计划,仅仅1980年就出版了28种小册子,总发行量64万册,其中有《政治读本》《列宁文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关于合作化、关于武装力量的作用、关于新型政党、关于青年的论述》以及《勃列日涅夫回忆录》等。在苏联的命令下,喀布尔印刷厂用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出版《团结》杂志,这份杂志的主要内容包括苏联共产党的文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国际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文章和现实状况,杂志发行的主要对象是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党员。同时,他们还出版面向阿富汗青少年读者的《青少年时代》周报。

由于青年人受到阿富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浅,并且将在未来起到主导作用,所以苏联将希望更多寄托在阿富汗青年人身上。于是,数以千计的大中学生被派往苏联深造,或者在国内获得来自苏联的奖学金。这一政策在阿富汗开展得极为迅速,1980年,仅在大学生中,去苏留学或获得苏联奖学金的人就已达到大学生总人数的10%。苏联每年拨出大批公费名额,让阿富汗青年学生到苏联中亚地区的几个伊斯兰加盟共和国去旅行,以便阿富汗青年人亲眼看一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发展,让他们知道苏联就是“可耻的、落后的阿富汗”应当效法的楷模。

阿富汗大中小学校的教学大纲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阿富汗教育制度中的苏联味道正一点点浓厚起来。1981年,阿富汗小学开始修改课本,增加了大篇幅的苏联共产党党史及苏联常用口号等内容。1981年,喀布尔综合工科大学取消英语课,改为俄语课。苏联人甚至还计划将阿富汗各种语言统一用西里尔字母来书写,因为在塔吉克斯坦加盟共和国,苏联人已成功地将波斯语改成由西里尔字母构成的语言。另外,大批的阿富汗儿童被直接送往苏联接受教育。这些儿童年龄都在5—12岁之间,学成归来之后,他们将成为阿富汗的新兴骨干力量,在这个国家中完全体现苏联的意志和利益。

一系列先锋队之类的青年组织也纷纷在阿富汗全国各地出现,苏联人通过这些组织,教育阿富汗人去仇视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苏联人设立了一所名为“祖国的未来”的学院,专门培养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党员的子女和死亡政府军军人的孤儿;还有“爱国阵线”,负责召集和教育阿富汗国内一切“革命分子”。在“同化政策”的传授下,阿富汗社会渐渐有了一些苏联特有的东西。比如,政府官员慢慢习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长篇大论的演说,正式的开幕仪式和落成典礼多了起来,喀布尔街头经常能见到有组织的、拥护政府的“群众游行”。

为了把阿富汗完全控制在手中,苏联专门派出一批高级顾问陪同卡尔迈勒奔赴阿富汗。这批人组成“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中央顾问小组”,由苏曼佐夫担任组长,直接受苏共中央的领导,主要负责制定阿富汗国内的各项同化政策,然后由卡尔迈勒出面向阿富汗全国推行。到1983年12月,这个小组共有80名顾问和50名翻译人员。此外,在喀布尔还有总数为50人的其他顾问小组,包括“阿富汗民主青年组织顾问小组”“阿富汗民主妇女组织顾问小组”“阿富汗工会顾问小组”等,这些文职顾问组织的存在,保证了苏联的“同化政策”始终在一个稳定的轨道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