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之后的战争(第5/12页)

美军特种部队被直升机投放到阿富汗北部,与北方联盟进行联络,在行动中协作,指引美军空中力量攻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美军特种部队成功完成了任务。

承担这一任务的是美军“刺刀”特遣队。“刺刀”特遣队隶属于著名的“绿色贝雷帽”部队,它的任务是在阿富汗开展特别行动,支持北方联盟推翻塔利班。特遣队先后联络了北方联盟中的实力派——乌兹别克武装首领杜斯塔姆(他此时已经得到“北方屠夫”的绰号)、哈扎拉武装首领哈利利、“潘杰希尔雄狮”马苏德的继任人法西姆、北方联盟北昆都士地区最高指挥官达乌德等人,确定将向他们提供支援,保证他们可以在美军飞机的支援下打破僵局。美军的行动计划是让北方联盟在马扎里沙里夫和昆都士、塔卢坎等地实施反击,之后插入巴格兰、喀布尔一带,向基地组织盘踞的托拉博拉山区推进,最终的任务是攻克塔利班的活动中心坎大哈。

美军直升机从乌兹别克斯坦一处废弃的前苏联空军基地出发,“刺刀”特遣队于10月中旬派出第一组小队进入阿富汗。第一组小队包括12名人员,无线电代码为“老虎”,他们乘坐直升机于2001年10月19日渗透到阿富汗北部的马扎里沙里夫地区。“老虎”小队与阿富汗北方联盟杜斯塔姆的武装会合后,特遣队分成两组协同杜斯塔姆武装行动。

“老虎”小队携带有先进的无线电通信器材、激光指示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他们能够给出六到八位数的坐标来为B-1、B-52轰炸机精确定位轰炸地点,可以直接要求美军的F-14、F-15、F-16、F-18战斗机进行低空支援,对杜斯塔姆的部队进行空中火力支持。在美军的空中掩护下,北方联盟开始反击,杜斯塔姆逐步向马扎里沙里夫北部移动。从10月22日起,北方联盟节节推进。塔利班随即增强兵力,向绍尔格拉夫、马扎里沙里夫和克尔姆派遣后备力量。这些行动只是给美军低空支援小组制造了更多的攻击目标,不少塔利班的指挥所、车辆、兵力聚集地和防空火炮被美军飞机摧毁。

事实上,2001年10月7日至12日,美国军方自我评估,认为空袭塔利班的效果并不算完美,空袭精度不算很高。这源于作战中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飞行员有时难以找到目标,炸弹偶尔偏离目标,改变目标名单后空中与地面的调度联系相当复杂,等等。而在“老虎”小队的支援下,北方联盟建立起一条战线,迫使对面的塔利班将人力和物力集中起来,美军飞机只需要集中轰炸就足够了。

“老虎”小队后,更多美军特种部队士兵进入了北方联盟的部队。美军特种兵以5人或12人的行动小组分散配置,身穿与北方联盟士兵差不多的作战服或阿富汗民族服装,和阿富汗人吃一样的食物,讲一样的语言,甚至和阿富汗人一样留起了大胡子。他们直接参与北方联盟与塔利班的一线作战,对空袭目标的把握更加精确。空中打击力量造成了毁灭性的效果,大幅撕开了塔利班的防线。杜斯塔姆武装继续追击塔利班,塔利班被迫向马扎里沙里夫撤退。

塔利班也想尽了方法来应付北方联盟的进攻。塔利班成员分散成更小的战术单位,以躲避美军B-52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和F-18“大黄蜂”战机的精确轰炸。这样做的弱点是人手分散,削弱了防御力量,有利于美军特种部队和杜斯塔姆部队配合,进攻塔利班防御薄弱的阵地。如前文所言,塔利班利用一切交通工具向喀布尔西北300公里的马扎里沙里夫增援部队和物资。由于山道崎岖漫长,运输效率低,大量人力暴露在公路线上,成为美军AC-130炮舰机的杀伤目标。就这样,塔利班的力量被一点一点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