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第3/10页)

(他在日记中写道)可以想象,德国某些颠覆分子知道了这些事件以后,他们可能更加认为,他们可以在这里重演巴多格利奥及其追随者们在罗马干过的同样的勾当。元首命令希姆莱,这种危险如在德国一触即发,就采取最严格的警察措施。

但是,戈培尔接着又说,希特勒并不觉得这种危险在德国已达到一触即发之势。宣传部长最后安慰自己说,德国人民不会把「罗马的危机看成是一个先例」。

还不到两个星期以前,在双方会谈中,德国元首已经看到墨索里尼正在走向崩溃的一些迹象,但是,当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大本营开始收到罗马的消息时,他还是感到完全出乎意料。第一个消息只不过是说法西斯最高委员会已经召开,希特勒不明白召开这个会议的原因。他问道:「召开这种会议究竟有什么用处?除了说些空话之外,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那天晚上他担心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得到了证实。在九点半钟开始的一次会议上,他向他那些吃惊得目瞪口呆的军事顾问们宣布:「意大利领袖已经辞职。我们的死敌巴多格利奥接管了政府。」

希特勒在战争末期曾数度以极其冷静的判断力对待意外的消息,这一次也是如此,正如他早先在比较顺利的时期遇到危机时所表现过的那样。当约德尔将军主张他们应当等待罗马的更全面的报告时,希特勒打断了他的话。(他说)那是当然的,但是,我们仍应当预先作好计划。毫无疑问,为了叛卖,他们必定会宣称他们仍将忠于我们,但是,那是叛卖。他们肯定是不会继续忠于我们的——虽然那个人(指巴多格利奥)立即宣布要把战争继续下去,但那没有什么意义。他们不能不那么说,可是叛卖终归是叛卖。我们也要采取同样的手段,同时作好一切准备,以便一下子把全部党羽都抓过来,把这些流氓一网打尽。这就是希特勒的第一个念头:把推翻墨索里尼的那些人都抓起来,使意大利领袖复辟。

(他又说下去)明天我将派一个人去,命令第三装甲步兵师师长率领一支精选的部队开往罗马,立即将整个政府、连同国王和全班人马,都逮捕起来。首先要逮捕王储,并且把整个集团、特别是巴多格利奥和全部党羽都抓起来。然后,迫使他们屈服,两三天内就会发生另一次政变。希特勒转身对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说:

希特勒:约德尔,起草命令——告诉他们带着进攻武器开进罗马——逮捕政府官员、国王和全班人马。我首先要的是王储。

凯特尔:他比那个老头更重要。

包登夏茨(空军的一名将领):那要先布置好,以便把他们装进一架飞机运走。希特勒:直接装进飞机就起飞。

包登夏茨:别让那个小孩子在飞机场上走失了。

在午夜过后不久召开的又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如何对付梵蒂冈的问题。希特勒作了这样的回答:

我立刻就到梵蒂冈去。你们以为梵蒂冈会使我有什么为难吗?我们马上会把这个地方接管过来。全部外交团都在那里——那些贱骨头——我们要从那里把那群猪猡抓出来——事后我们可以再道歉——

那天晚上,希特勒还下令占领意德边境和意法边境的阿尔卑斯山的所有山口。为了这个目的,从法国和德国南部迅速集结了大约八个德国师,编成B集团军,由精悍的隆美尔指挥。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意大利人炸毁了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和桥梁,那么,驻扎在意大利的德军的给养来源就会被切断,其中有些部队在西西里同艾森豪威尔的部队已经在进行激战,它们就不能维持多久。

但是,意大利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转身过来反对德国人。巴多格利奥必须首先和盟军取得联系,看看自己能否和他们签订停战协议,得到盟军的支持来抵抗德军。希特勒正确地估计到这正是巴多格利奥所要做的事情。但是他丝毫也不知道这件事会拖那么久。的确,七月二十七日在元首大本营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的讨论就完全是在这种设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纳粹政府和军队的大多数显要人物,包括戈林、戈培尔、希姆莱、隆美尔和新任海军总司令卡尔·邓尼茨海军上将——他是在一月间雷德尔海军元帅失宠以后接任的。以隆美尔为首的大多数将领都力主谨慎从事,对意大利的任何行动计划都应进行周密准备,三思而行。希特勒想立即有所行动,甚至不惜从俄国人刚刚开始(七月十五日)发动第一次夏季攻势的东方战场撤出一些主要的装甲师。将领们的想法这一回似乎总算占了上风,希特勒接受了他们的暂不采取行动的劝告。同时,把手头能集结起来的德军尽量派去,越过阿尔卑斯山,开进意大利。戈培尔对将领们的犹豫不决采取了一种不赞成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