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理论准备

对于战争的理论准备,我们要看到,双方依据两种不同的军事学说,产生了两种相悖的战争理念。

法兰西跟比利时

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他们保留了战胜时的武装和制度,并且加以完善,根据经验,这是正确的。所以,两国军队反映了它们的军事理论,这跟一战中的战术理论也差不多。

这套理论是说:战争的目的是打垮敌人的陆军,因为陆军居于军队的最高地位,也是战争中最靠谱的军队。不管什么行动计划,首先使用的都是陆军进攻,而且这也几乎成了定式,各级战斗单位也在各种教育训练中过分膜拜进攻。虽然在一战中,那种艰难的进攻仍然令人记忆犹新,但在战后的岁月,却已经渐渐遗忘。德格朗梅松的进攻理论现在已经被时间淘汰了,现在的替代观点是:在进攻前,先要让自己居于进攻地位。克服困难向前进攻的各种办法都已经被详细研究了,现在流行做法是使用正确的武装组织和大小不同的战斗单位,这些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

专家开始指责一战中的两军相持是军事学上的倒退。一般认为,应当用运动战来代替稳定战线。运动战的精髓在于军队不停地机动和快速穿插,这样的效果远比在固定不动的战线持续炮击要来得更好。

一种观点:进攻最重要的是在敌人占据阵地以前,就要迅速行动。这就要求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陆军,要强大到可以迅速突破敌人的防御,于是,突击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突然性。突然性是通过速度来实现的,法兰西人和比利时人都建立了可以快速投送兵力的部队。

为了避免推进太过缓慢,为了快速突破敌人防线,他们大大增加了火力配置,大多数的部队都装备了自动武器、轻重机枪、小口径炮、迫击炮和别的新式武器,这些打击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步兵支援武器已经产生了质变,同时也增加了数量。至于重型火炮,都被搭载在履带车辆上,这样可以快速调集。大多数的迫击炮用来突破铁丝网等防御工事,我们称之为快速摩托化师。它由步兵、车载炮兵、摩托化步兵、骑兵、摩托化机枪,还有坦克等组成。就像我说的,这是用来先发制人,阻止敌军巩固防线用的。在运动战中,需要将骑兵和机枪班、摩托化炮兵、装甲车辆、摩托车和其他兵器相互组合,这样可以大幅增加突破能力。

也就是说,一战的经验是陆军需要有最强大的突破能力,以便快速摧毁敌人的陆军。

不过,这种军事理论也会受到指责,比利时陆军少校洪斯代德这样说:

“‘一战’似乎没教会我们什么东西,至少我们没学到啥。除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我们现在的战争理念跟战前也差不多,还是拿破仑战争后的经验。”

稳定战线其实是自动的,跟参战者的主观意愿恰恰相反。这是影响深远的一个事实,但我们只能按照以往的军事理论去理解,与现实不符。因为我们主观上并不愿意出现相持阶段,所以,就被军事专家定义为一场军事倒退。专家的意见是,现实遵从学术来发展,而不是学术遵从现实来研究。因为以前的战略教科书上讲的古典机动战术早就不适合现代战争了,我们必须适应新情况,建立新的机动作战理论。但是恰恰相反,专家认为,这种新情况反倒是违反了机动性原则。

目前最好的办法是重拾拿破仑战争时代的传统战术,迫使敌人打运动战,就好比可以改变现实,却要返回过去。以前总有这种情况发生的,现在是,自我感觉弱势的,或者犹豫不决,不能下决心的一方采取守势。从现在来看,现在的防守技术决定了守势会稳定战线,而这种拖延时间的战术事实证明恰恰是很有效的,所以,这也是一种战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