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痛改前非(第4/6页)

俄国和奥地利同样感到苦恼:俄国没能满足自己藩属国的要求;仅仅就在奥地利丧失压服塞尔维亚最好机会后5年,奥地利竟沦落到无力做任何事情的地步,而且让奥地利感到最危险的地区已经变得对塞尔维亚更有利。可以肯定,如果允许再发生类似的变故,俄国和奥地利的信用将丧失一空,这两个帝国决心不再软弱和怯懦。

此外,奥地利认为国际会议毫无用途,只有对塞尔维亚发出的具有直接战争威胁的最后通牒才会有效果。奥地利人早就开始把和平会议视为圈套。

最后,奥地利人讨厌德国人,因为他们觉得德国人没有提供帮助。德国人知道这点;柏林此时正在考虑如何弥补。尽管奥匈帝国虚弱无力,但德国在欧洲除了奥匈帝国外,已经没有值得信赖的盟友。如果德国在未来的危机中继续不支持奥匈帝国而丧失这个落后的同盟,德国将孤单地面对周围的敌人。对柏林来说,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绝不能让维也纳再次怀疑与德国同盟的价值。

痛改前非。在斐迪南大公遇刺后的3周时间里,这就是德国的态度。

背景:哈布斯堡家族

1914年,弗朗茨·约瑟夫占据欧洲历史上最成功家族的首领的位置已经有66年了。他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疆界从现在的捷克共和国延伸到波兰腹地和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Trieste)。在维也纳城中或城郊的宏伟宫殿中,他向自己的帝国发号施令。维也纳是世界的中心,其文化内涵之丰富、风景之秀美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城市。他从18岁时起就统治这个帝国,所以他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可是弗朗茨·约瑟夫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这位看上去忧愁、疲惫、孤独的老人彻底厌倦了生活。他一直是最尽责的独裁者;84岁的时候还要黎明起床,跪着做完祈祷后,早晨5点钟准时坐在书桌前,开始一刻不停的工作。数十年的枯燥工作,留下了无数的失望和失败,多得足以使3条生命枯萎。毫不奇怪,他在闲谈中谈到对死的向往,就好像他知道一个奔跑了近千年的王朝正接近终点。

那是一个辉煌历程。在过去的六个半世纪里,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是奥地利和许多其他王国的国王(比如,波希米亚、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他们做皇帝已经有四个半世纪,只有偶尔很短的中断。这个家族在16世纪达到顶峰,掌控欧洲和美洲新大陆,世界上没有任何家族可与之比拟。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家族成员,名叫“富有的贡特拉姆”(Guntram the Rich),他生活的时代比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还要早一个世纪。从他的名字中,人们可以推测出他的家族一定非常繁荣,其繁荣程度超过一般家族。1273年,贡特拉姆的一个后代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第一位君王,即日耳曼鲁道夫一世。鲁道夫的一个儿子继承他的王位,另一个儿子成为奥地利的国王。从那时以后,哈布斯堡家族的地位就从来没有低于过皇族;唯一不确定的问题是,这个家族在某个时候能统治几个王国。

日耳曼部落的统治者早就幻想着自己是古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大约在公元800年的时候,一个名叫弗兰克斯的野蛮日耳曼部落首领来到罗马,给自己加冕为皇帝查尔斯(我们称他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的祖先在公元四五世纪时推翻了古罗马帝国,因此意大利的大部分土地归他们所有。从中世纪开始,经历文艺复兴,直到现代,他们一直维持着自己的地位。日耳曼人的最高荣誉是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个头衔表示在众多日耳曼小邦国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霸权。不过,在历史上某些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拥有对罗马城的控制。1440年,腓特烈三世成为最后一个在罗马登基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来自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分支。直到1711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一直由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被推选出来的(推选人只能是世袭的日耳曼国王,比如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总是能想尽办法,利用充足的财富、权力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