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甘蓝和潜艇(第2/7页)

德国除了军事手段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这个观点越来越不证自明。但是,德国军事斗争的前途是黯淡的。几周前,鲁登道夫掌控了德军的最高指挥权,他此时已经对西线的战事有了判断。他在东线奋战了两年,因而对战场僵局有不同的看法。他不喜欢眼前西线的一切。“我们的处境极度困难,似乎没有出路,”他后来写道,“我们无法进攻,我们也不能梦想面前的敌人将崩溃。如果战争长时间持续,德国的失败不可避免。”德国受到攻击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协约国在1917年将发动东线和西线进攻。鲁登道夫认为,法金汉为了坚守一些战略价值不高的阵地,让太多德国人牺牲了生命。无论如何,如果德国保持防御地位,德国肯定无法维持长久,赢得战争的可能性也不大。鲁登道夫看出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找到代价较低的防御方式,二是把战场推向敌占区。德军总参谋部派出最好的参谋研究寻找新防御方式。为了能找到对德国有利的新战场,长期困扰德国的潜艇战之争再次浮现。

截至1917年,欧洲的民众都受到大战的影响,而海上封锁使德国民众和奥匈民众所受苦难程度特别高。从大战开始到结束,法国人的生活受影响最小,生活质量比敌人和盟友都要高。法国政府从来没有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和流通,原因很简单,法国不必施加控制:法国在战争期间的消费实际上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有一个令人感到惊奇的有利条件,一方面,运输货物的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法国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上的港口,另一方面,法国政府为了抑制人们对战争的不满情绪,把食品进口置于最高优先级作为手段之一。缺少煤是法国唯一涉及范围比较大的问题,原因是德国占领了法国产煤地区,但是,即使这个问题,后来也有所改善。法国也存在一些问题。从1914年起,法国征召四分之一的农民入伍,军队征用数千匹马,并把民用铁路变成军用铁路。但是,法国能较好地管理这些问题。到1917年的时候,法国人还有充足的黄油供应,价格也与大战开始时一样便宜。相反,在德国和奥地利,无论多么高的价格也买不到黄油,只有孕妇和婴儿才有极少的牛奶配额供应。

英国的情况较差。大战前,英国60%的卡路里消费需要进口,但是并非所有事情都令人绝望。英国建立了统一的食品管理机构,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特别是劳合·乔治担任首相后,食品管理变得更有力,所以,英国能对食品供需体系的所有方面都施加控制。然而,1916年仍然出现了食品短缺(那年的收成不好,外加德国的潜艇破坏),劳合·乔治在1917年初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业生产。英国一开始试图推行资源配额制度,施行结果证明无效,于是实施强制性的措施控制短缺原材料的分配。营养水平下降的结果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肺结核死亡率上升了25%,婴儿死亡率也上升了。卫生保健水平也变差了:数百名医生跟随英国远征军离开英国去欧洲大陆,英国国内许多病人和伤员得不到救治。

美国向英国和法国出口大量农产品,美国农业因此而越发兴隆;越来越多的土地投入农业生产。然而,由于需求大增,美国国内粮食的价格也大涨。不过,有一件事荒谬难解,虽然大战给美国带来富裕、繁荣的市场,但是几个东部城市在1916年至1917年冬天出现粮食抢劫骚乱。

沙皇俄国在许多方面都遭受了失败,糟糕的粮食管理仅是其中一例。俄国有足够的粮食供养其人口,在大战期间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几百万吨的剩余谷物滞留在黑海的港口,准备输送到国外,但无法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另外,俄国在粮食配送上越来越失败,无法把粮食运送进城市里,俄国城市里有大量的难民,包括几百万被俄军在1915年从波兰赶出来的犹太人。大部分铁路运输能力被军队占用,剩余的运输能力处于混乱之中。在大城市中,粮食价格的增幅远远快于工资的增长。彼得堡的婴儿死亡率在1914年和1915年成倍增长。1917年,妇女每天要在工厂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要花费40小时排队为孩子们购买食物。城市里爆发骚乱和罢工——在1917年1月至2月间,有67. 6万工人参加彼得堡大罢工。1916年,军队被派遣去镇压骚乱,但军队拒绝行动。截至1917年,俄国首都只有供几天消费的粮食储备,这座城市成为一个随时可被点燃的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