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帕斯尚尔战役(第4/8页)

8月10日,黑格终于等来一次重新发动进攻的机会,进攻目标是占领或驱赶走德国人的轻型炮火。这又是一场有限但代价高昂的胜利。战斗刚结束,黑格又开始策划在8月14日继续进攻。但是,天又下雨了,致使黑格决定先拖延一天,后来又决定拖延两天。当战斗重新开始时,战斗结果又恢复了往昔的样子:伤亡很大,几乎没有战果。黑格坚决不放弃,他有足够的理由不放弃,他给伦敦的承诺也迫使他不能放弃。与过去不同,他决定改变进攻方向。

至此,伊普尔第三次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在三周半的时间里,黑格的部队前进了2英里(约3公里),这大约就是他原计划中第一天目标的一半。两栖登陆作战还没开始,正等着占领鲁莱斯。随着局势逐渐变得明朗,英军无法占领鲁莱斯,两栖登陆作战部队随后悄悄地解散了。双方都在撤换伤亡过大的部队,德军换了27个师,英军换了14个师。在伦敦,劳合·乔治抱怨道:“血和泥,泥和血。这些人想不出什么更好的。”

进攻的重点从高夫的身上,转移到第二集团军的普卢默身上。普卢默在伊普尔已经有两年了,士兵对他都很忠诚,这是因为他像贝当一样关心士兵的福利,不愿浪费士兵的生命。他的士兵都有较高的士气,渴望战斗。与高夫和黑格不同,普卢默非常注意研究德军的新防御体系。他设计了一种反攻战术,这种新战术很可能来自梅西讷岭战役的经验。黑格批准了他的战术,要求他在3周内准备好。与此同时,黑格被召回伦敦,与劳合·乔治和战争政策委员会开会。会议还是像以前那样令人感到沉闷。黑格坚持不击溃德军不住手。罗伯逊继续支持黑格。会议结束,黑格回到法国,他的权力丝毫没有被削弱。这使得英国首相感到异常不愉快。

此刻,黑格低估了自己的实力。普卢默其实已经找到打破德军防御体系的办法,其关键就是要削弱德军的优势,扩大其弱势。像大多数伟大的作战计划一样,普卢默的作战计划既有一种简洁的优雅,又充分考虑战场的实际情况。首先,普卢默降低了对战果的要求,一般只要求前进不超过1英里(约1.6公里),考虑到当时德军防线的厚度和强度,这个目标还是比较实际的。其次,虽然协约国自1914年开始就谋求突破德军防线,但实际上仅是一种幻想,即使希望前进几英里也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德军反攻能力提高了。普卢默及其参谋们总结出一个被别人忽视的作战原则:英国发动进攻的时候要用巧劲,前进的距离要比较小,小到德军懒得发动反击,这样才能逐渐地智取德军的防御体系。把一系列如此的进攻累积在一起,就能迫使德军后撤,从而丧失防御能力,英军的运动战最终能消耗尽德军的兵力,使得德军难以生存。

普卢默将军是个精明的人,从来不靠小聪明取胜。他利用9月的前3周时间集结了大量炮火,其强度甚至超过7月和8月的炮火。英国人有福气,天气帮了大忙,这3周内天气突然停止下雨。经过周密的准备工作,英军安置在前线的大炮每5码(约4.5米)距离就有一门。德国人将遭受5拨炮火轰击,每一拨炮击针对一个杀伤地带,每个地带的深度有200码(约180米)。第一个地带全部是榴霰弹,第二个地带是炸弹,第三个是间接机关枪射击(“间接”指的是机关枪射手,由于看不见目标,于是向天上射击,让子弹从天上落向敌人头上)。最后两个地带多为炸弹炮击。任何一处德军阵地,会依次成为某一种英军炮火轰击地带,英军的炮火就像一阵几分钟变化一次特征的暴风雨一样,覆盖着从前沿阵地向后面半英里远的地域。普卢默的炮兵部队在步兵进攻前,一共炮击35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