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纠缠不清的结盟(第2/7页)

法国人的军营显得比较和谐,至少在英军和法军之间如此。贝当此时指挥着一个集团军群,与从皮卡第至凡尔登的德军对垒,但他越来越受到孤立。在法军中,似乎只有他看出了德国新进攻战术的潜在意义,他知道法军需要新的办法迎战德军的新进攻战术。他在1月8日公布第四条军令,目的就是提出一套应战措施,但他手下的指挥官们以冷漠的态度接受他的军令,或者表示公然蔑视。克里孟梭是一个比较了解贝当的人,他知道贝当在凡尔登的战绩和处理兵变的方式,但此时却清楚看出贝当已经没有信心赢得战争。这使他很担忧,也促使他拒绝了贝当想在1918年发动阿尔萨斯进攻的计划。贝当战略意图很明确:占领一块法国人觊觎已久的土地,以便在未来可能的和平谈判中有谈判的筹码。这样的战略意图不能令克里孟梭满意。这位法国总理把注意力从贝当转移到福煦,他不仅需要福煦来鼓舞部队的斗志,还需要福煦的军事才能。不过,他没有让福煦去接替贝当的职务,而是命令他处于后备状态。他相信协约国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军事领袖,福煦是他心目中的人选,他要保证福煦能获得那个职位。

所以,虽然贝当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但他仍然担任法军总司令一职。他的第四号军令指出法军急需改进。他研究了普卢默和鲁登道夫在佛兰德斯对阵时的经验,也研究了德军在康布雷反击的经验,他在这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灵活的前线。这等于是一场法国军事战术思想中的革命,它抛弃了旧思路,实际上,德军早就抛弃了不惜任何代价坚守每一寸土地的战场原则。对法军的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来说,贝当的想法简直就是异端邪说。有些军官还站出来抗议。贝当并没有因此而撤销军令,一些反对的军官联合起来抵制贝当的军令。他们只需向福煦求助就足够了,福煦从来没有停止对“攻势邪教”的追求,克里孟梭也对福煦的信条不陌生。

虽然贝当缺少上上下下的支持,但他还是必须为可能的德军进攻做准备。他手中有99个师,其中60个布置在长长的战线上,其余用作后备部队(有4个超正常编制的美国师大约10万多美国兵此时已经抵达法国,但是潘恩认为美国军队还没有准备好作战,他也不愿把指挥权交给英国人和法国人)。

贝当手中的军队似乎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军队需要把守大量的领土、抵御德军从东线调遣来的大量军队。贝当防线的最北端只有四个后备师的兵力,这点兵力难以保证安全。他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后备部队,于是他在1917年底请求黑格将英军的防线向南延长55英里(约90公里),把圣康坦囊括在英军防守下。黑格对这类请求没有兴趣,这给贝当增加了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贝当还有另一个更大问题——法军在皮卡第缺乏后备兵力。后来,鲁登道夫就是因此而挑选这个地区发动进攻的。1月24日,英、法、美的高级将领齐聚贡比涅来讨论如何解决贝当的这两个问题。当有人提出让黑格和贝当分别出兵建立一支共同后备部队时,他俩都急忙回避这个问题。他俩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要求各管各的军队,并坚持说没有富余的部队可供做实验之用。这次会议无果而终。

最高战争委员会在6天之后开会,劳合·乔治、克里孟梭与将军们一起开会。会议开了4天,会上有争吵。劳合·乔治做最后一次要求,希望把重点移出西线,他企图说服其他人把进攻土耳其作为1918年的目标。这个想法有道理,土耳其军队此时已经瘫痪,将土耳其赶出战场能使奥匈的侧翼暴露在外,也使德国在巴尔干半岛及其周边岛陷入麻烦之中。但是,其他人不感兴趣。克里孟梭表示反对;他只对如何把德国赶出法国领土感兴趣。此时,罗伯逊表示支持克里孟梭,而不支持自己的首相劳合·乔治,罗伯逊立刻成为劳合·乔治黑名单中的头一名,这个黑名单从不写在纸上,上面的人都因被劳合·乔治讨厌而有待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