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介入这场战争(第4/1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战争考验的苏联已经强大起来。斯大林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向美国让步。他在1946年2月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攻击这篇讲话,说它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斯大林一直认为美国不会对朝鲜进行干涉,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美国人最终还是干涉了。美国人的干涉令斯大林十分担心,他不愿卷入苏联与美国的公开对抗。斯大林在帮助北朝鲜加强军事力量时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他主张把苏联的作用限制在武器和后勤供应方面。

当金日成要求苏联顾问直接归属于前线的作战部队,什特科夫向金日成保证将说服莫斯科批准这一要求时,斯大林向什特科夫发出了警告:

苏联驻平壤大使:

显然,您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您没有问过我们就允诺给朝鲜人派顾问。您必须记住您是苏联的代表,而不是朝鲜的代表。我们根据所要求的人数而派出的顾问是去前线的司令部(而不是去作战部队),他们将穿着文职的服装,作为《真理报》的新闻记者。您个人将对苏联政府负责,不能让他们成为俘虏。

冯西(斯大林的笔名)

斯大林认为苏联顾问在朝鲜前线出现是冒险的,一旦苏联顾问被捉住做了俘虏,西方就会断定苏联卷入朝鲜战争。他不想给人提供任何理由来谴责苏联卷入了这场战争。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斯大林传唤当时的国防人民委员布尔加宁,并命令撤回我们在北朝鲜军队中的所有顾问,当时我在场。这使我感到忧虑。我想他这样做是担心有我们的军官被俘而为美国指责我们参与战争提供口实。或许这种不给人以指责我们的根据是一种谨慎做法,但另一方面,这样做削弱了北朝鲜军队,因为他们缺乏懂得军事战术的合格干部。我们顾问的撤退削弱了北朝鲜的战斗力和战斗准备。”

到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的狭小地区。斯大林确信外国军队很快就会被赶出朝鲜半岛,他向金日成致电表示祝贺:

苏共中央祝贺金日成同志及其战友在伟大的朝鲜人民斗争中,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取得辉煌胜利。苏共中央毫不怀疑,外国干涉者将很快地被赶出朝鲜。

但朝鲜的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形势急剧恶化。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金日成将求援的目光首先投向莫斯科。

斯大林站了起来,焦虑不安地来回踱着步子……

难道就这样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地图上消失?难道这样观望社会主义阵营被美国削弱?这样下去将会引起一连串的消极反应,苏联的国际地位也将受到损害。但是,如果苏联卷入朝鲜战争,将有可能与美国发生大规模冲突,那样将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刚刚从战火废墟中重建起来的苏联还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这时的斯大林已完全失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种顶天立地的风采。他不愿冒险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他想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斯大林立即致电苏联驻中国大使,尽快转告毛泽东或周恩来,建议中国派部队援助朝鲜。斯大林在电报中说:

我正在莫斯科很远的地方休假,与朝鲜的事件多少有些隔绝。但是,据今天由莫斯科传给我的消息,我看,朝鲜同志们的情况变得令人绝望。

莫斯科在9月16日就已警告过朝鲜同志,美国人在仁川登陆具有重大意义,其目的在于切断北朝鲜第1和第2方面军与北朝鲜后方的联系。莫斯科曾警告,迅速从南方至少撤出4个师,在汉城以北和以东建立防线,然后逐步将大部分的南方部队撤到北方,并以此保住三八线。但第1和第2方面军司令部未能执行金日成关于将部队撤往北方的命令,从而使美国人得以切断部队和包围了他们。在汉城地区,朝鲜同志没有任何可以抵抗的部队,可以认为通往三八线的道路是不设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