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部队”(第2/15页)

“麦克阿瑟确实说过这句话,请各位发表看法。”杜鲁门附和地说。

“人们怀疑麦克阿瑟是不是在搞恶作剧。”巴克利有点生气地说。

“麦克阿瑟满以为此次反攻必然得手,没有料到在山区遇上这么多的兵力。”布莱德雷极力为麦克阿瑟辩护。

“麦克阿瑟许下的这句诺言,确实使我们很尴尬,中共在朝兵力有20万人,大大超过我们的估计。”马歇尔也感慨地说。

最后,国家安全委员会做出决定,命令麦克阿瑟“找到一条守得住的防线”顶住中朝军队的攻势,并在联合国进行活动,谴责中国抗美援朝是“侵略”,从政治上对中国施加压力。

这次会议还认为,4月份制定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中,长期悬而未决的建议必须付诸实施。会议决定美国必须在相当的规模上重整军备。

第二天,参谋长联席会议又在五角大楼召开会议。海军参谋长谢尔曼对朝鲜东北部长津湖地区的海军陆战队表示担忧。他建议命令麦克阿瑟将过分暴露的第10军撤至“一条巩固的防线上”。但其他参谋长不情愿给麦克阿瑟直接下令,而是用询问的方式提醒麦克阿瑟。他们在电文中问道:“你计划怎样协调第8集团军和第10军?你如何部署在我们看来是过于暴露的第10军部队?希望你考虑封闭两支部队的缺口。”

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麦克阿瑟由攻势转为守势。但再次拒绝了麦克阿瑟重新提出的允许他在朝鲜使用中国国民党军队的要求。因为运用国民党的部队有可能把台湾引入与中共的战争中。

麦克阿瑟的回电语调阴郁。他说,第10军正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撤至兴南地区。第8集团军的处境“日益危险”,沃克将军现在提出的不是平壤,而是在汉城周围守住一条战线。

麦克阿瑟认为把两支部队合为一股毫无裨益(也不“可行”)。两支部队“数量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合在一起会阻碍通过不同的后勤补给线的补给输送。麦克阿瑟还认为建立一条横贯朝鲜蜂腰部的防线没有什么好处。这样一条没有纵深的战线没有什么防御力量,而且作为一种防御概念也将遭致渗透,结果是被包围歼灭或被各个击破。这一概念也许适用于对付弱一些的北朝鲜人,“但不可能对付中国军队的强大兵力。”

麦克阿瑟还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表公开谈话。

记者问:“你是否认为阻止你无约束地追击中国军队并且无约束地攻击他们基地的限制妨碍了有效的军事行动?”

麦克阿瑟愤愤不平地回答道:“这是巨大的妨碍,在军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记者问:“中国人虽然没有空中力量,却能够面对拥有相当强大空中力量的军队取得有效的进展,如何解释这一事实呢?”

麦克阿瑟仍然面带愠色,说:“这是因为前面提到的那些限制,加之运动的方式使空军对地面行动的支援极为困难,以及由于中立的庇护区紧靠战场,使空军不能发挥其战略潜力。”

记者问:“这是否是美国计划的重大教训?”

麦克阿瑟语气十分肯定:“是的。”

记者问:“能谈谈在你进行的战斗方式中使用(原子)炸弹的有效性和无效性的问题吗?”

麦克阿瑟巧妙地回答道:“此时此刻我的评论将是不甚适宜的。”

记者问:“按目前在朝鲜进行的这种作战方式,敌人部队的集结程度是否足以有效地使用这种武器?”

麦克阿瑟重复道:“此时此刻我的评论将是不甚适宜的。”

尽管美国决策层不得不命令麦克阿瑟由“总攻”改为“找到一条守得住的防线”,顶住中朝军队的攻势。但是,杜鲁门并不甘心美军在朝鲜战场的败势,他相信美军定会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