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元首的滑稽生日(第5/6页)

作为德国党卫军二级突击队中队长,朗根多尔夫在受伤后被送进了党卫军战地医院。在手术的过程中,戈培尔发表的希特勒生日贺词让他哭笑不得。而主刀的医生也无奈地说道:“还是让他自己承受这一切吧。”战地医院的护士们都是来自荷兰、丹麦或者挪威的志愿者。其中一名重伤员是一个挪威女护士的恋人,他的头部受到了严重创伤,已经奄奄一息。女护士抱着恋人的头,一直陪伴着他,直到他死去。对这些国家的人来说,国家没了,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没了。他们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恨之入骨,因此成为保卫柏林的一员。

丹麦、挪威团对施特劳斯贝格机场的死守成功抵挡住了苏军坦克的进攻。克劳茨是党卫军一级突击队队长,同时也是丹麦团的指挥官,他因为所乘坐的汽车被苏军炮火击中而牺牲。士兵们将他安放在旁边一个小教堂的公墓,可是根本没有时间埋葬他,他们必须向柏林环城公路区撤退。此时的1号环城公路正处在混乱之中,党卫军第11装甲掷弹兵师撤退的时候只能避开大路,特别是吕德斯多夫附近,因为那里的交通更为混乱。载满难民的农用小车阻碍了德军车辆向西撤退的路线,为此他们经常受到苏联空军的机枪扫射。这些疲惫的德军士兵中,大部分人已经5天没有分配到食物了。由于疲劳,他们冲进周围被遗弃的房屋后,很多人都是倒头就睡。他们过了很久之后才睡醒,醒来后才发现,在他们周围爆发的一场遭遇战都已经结束了。

德军的撤退仍在继续,有的时候,军官们使用武器才能完成所要执行的命令。当1辆正向后方运载伤员的自行高射炮经过时,有个少校拦住了它。他命令自行高射炮必须掉头向敌人发起反击,可炮组的人员告诉他炮管已经损坏。这个少校仍然下令,让他们把伤员放下来。就在这时,附近的人民冲锋队队员大喊:“开枪打死他!”听了这句话,这个少校才不情愿地后退了。在这种局面之下,除非带着冲锋枪的宪兵队进行强制执行命令,否则普通军官根本无法阻止德军的撤退,而一些流言让整个撤退过程显得更加混乱。出于恐慌,一些士兵经常叫喊着“苏军来了”。正如他们所喊的,苏军坦克确实会不定时地出现,这让德军的撤退过程显得极具讽刺意味。

如今已是4月份,天气早已转暖,仍然穿戴着皮帽和夹克的士兵非常羡慕那些换了夏装的人。在穿过柏林西部的松树林时,苏军士兵明显感到非常轻松。因为越接近柏林,地形与莫斯科越相似。很快,忙于抢劫财物的苏军士兵就慢下了脚步。维持军纪的苏军抓到了50多名士兵,将他们遣送回了各自所在的步兵营。他们甚至当着本地居民的面拿走他们的衣服、鞋子和其他东西,而理由仅仅是为了能给家里寄一些东西。苏军的追击让魏德林的第56装甲军被迫退向柏林西部郊区,而第101军的残部从柏林北部撤到了贝尔瑙地区。由于车辆缺少燃油,很多德军伤员被丢弃在路边,他们只能在那里坐以待毙。

由受训军官和技师组成的德军临时部队驻扎在贝尔瑙,他们住在学校和民房内,很多人发现床榻后倒头便睡。4月20日,该镇遭到了苏军第47集团军所属的第125步兵军的进攻,而他们中间的1名德军士兵不得不在每个屋子里挨个儿将熟睡的士兵踢醒,让他们展开反击。然而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一些负隅顽抗的国防军士兵仍在战斗,只是因为当时没有人告诉他们可以不这样做。贝尔瑙之战可以说是柏林战役开始前德军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防御战。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非常混乱。在指挥新兵的时候,那些仍然相信奇迹的德军军官已经明显感觉到,靠现在的队伍已经无法阻止德军的溃散了。德军士兵开始大量逃跑,从1个人变成1个小队。随后,苏军第47集团军占领贝尔瑙。与此同时,波格丹诺夫率领的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突破了柏林的东北郊区,很快抵达了环城公路区的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