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战争结束(第2/6页)

“沙恩霍斯特”师的一个营长雷蒂希在回忆录中写道:“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希特勒已经死了,他死在了帝国总理府。柏林彻底被苏联人占领,到处都是一片狼藉,房屋倒塌,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虽然这一切都那么悲惨,但是我们爱莫能助。”同他一样,那些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此时正以最快的速度向易北河的美国人那边赶去。当他们穿过根廷时,运河里漂着许多杜松子酒的空瓶。这显然是因为先头部队抢劫了一些商店或者仓库。“这都是瓦解的征兆!”雷蒂希又在日记中补充说道。

温克将军根据当前的局势让自己的参谋发布了命令:“为了防御苏军的四面夹击,第12集团军各师都退守河岸。”而另一方面,温克还让他的军长埃德尔斯海姆将军和美国第9集团军谈判。

1945年4月23日,美军第9集团军俘虏的德军士兵汉斯·乔格·汉克被吓哭,这名希特勒青年团的士兵当时只有15岁。

5月3日,埃德尔斯海姆和他的参谋乘船渡过易北河,与当地的美军指挥官取得了联系。第2天,整个投降谈判在施滕达尔的市政厅举行。然而,美军指挥官辛普森将军的处境非常尴尬。首先,他要考虑人权问题,还要兼顾苏联方面,更要解决大量人员的吃饭问题。最后,他决定可以接收伤员和没有武装的士兵,但是不能帮助德军建造、修筑桥梁,也不能接收广大平民、难民。因为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们都要返回家园。

5月5日早上,德军分别在3个地点进行了易北河渡河行动。包括申豪森和施滕达尔之间被毁坏的铁路桥,唐格明德附近的一段公路桥,还有几千米外的费切兰渡口。

首先,德军第9集团军的幸存者开始渡河,而在东岸观望的人们都在思考他们到底走了多长时间。第12集团军的防御圈在苏军的压迫之下正变得越来越小,苏军的炮火给难民和士兵造成了更大的伤亡。此时,第12集团军的士兵百感交集,他们甚至开始怨恨为什么自己没有亲自将纳粹的政权推翻。就在马路边上,仍然有纳粹党的告示牌,上面写着:所有的一切都要感谢元首!经过的德军士兵将它砸得粉碎。

在渡河过程中,美国第9集团军的先遣队对德军士兵进行检查,他们搜查党卫军、外国志愿者和一些平民。他们没收了德军士兵的武器、手表和奖章。为了能够渡河,很多德军士兵把钢盔和大衣给了妇女们,希望这样做可以蒙混过桥,可是大部分人都被发现了,被强行拉了出来。也有其他一些人员想同样蒙混过关,他们是在苏联长大的希维人。他们知道,如果落入苏军的手里,肯定会遭到残酷的惩罚。4月初的时候,驻扎在奥得河的德军第9集团军中,有9139名希维人。可是现在,到达易北河的只有不到5000人。

队伍中的党卫军士兵得知美国人会把他们交给苏军,因此他们将证件销毁,并扔掉了徽章。其中有一些党卫军士兵是外国志愿者,他们现在只能假装成劳工。克特尔是党卫军第11装甲掷弹兵师的一名牙医,他曾在哈尔伯附近的森林里被苏军士兵发现,但是他成功地躲过了那一劫。当时,克特尔出示了带有蓝白条纹的红色证件,以此瞒过了苏军士兵。现在,克特尔又成功地对美军故技重施,而他的战友却被美军当场识破了。

最后的抵抗

温克将军在俾斯麦王子的府邸建立了指挥部。5月6日,桥头堡已被压缩至宽8千米、长约2千米的地带,外围的防御部队弹药已经不足。苏军的坦克、火炮和“喀秋莎”火箭炮轮番攻击,让成千上万排队过桥的人送掉了性命。

苏军在5月6日的狂轰滥炸让监督平民过桥的美军部队也变得非常危险,美军的第9集团军担心苏军对自己的部队造成误伤,很快将部队从河对岸撤了回去,并且又向后撤出了一段距离。那些逃跑的难民终于有了机会,他们蜂拥冲过易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