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直接对话(第6/8页)

伊布在人际交往方面有边缘人格型的倾向,所谓边缘人格粗略地说,就是一种自我无边界感的状态,他们无法维持一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他人边界感淡漠。这样的人往往表现为心直口快,在他们的眼里,很难有人我界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性情中人”。如果说社会化比较好的人都有一个人格面具,以此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那么伊布则是没有龟壳的乌龟,他们会随时将自己内心的语言“汇报”给周围人听,也不会理解他人听到这些话的感受。所以当他人对他的话有反应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受到伤害,于是产生了巨大的愤怒。这样的人沸点比较低,长期积累的愤怒就像火药库,随时都可以爆炸。

本赛季的一场比赛当中,伊布首开纪录,出人意料的是,他进球后并没有庆祝,而是甩开队友,冲向国际米兰球迷所在的看台,把手指放在唇边,对球迷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紧接着,他还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下流动作——将右手放到了裆部附近,他对此前国际米兰球迷对自己发出的嘘声不满,以此做为还击。

伊布“独特”的庆祝方式在赛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本就因伊布乖张的性格而对其心生不满的球迷险些与之决裂。

一个人对全场球迷,这有些像堂·吉诃德和风车大战,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反社会型人格倾向的体现。具有这样倾向的人,往往会有情绪的爆发性和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这样的人能从反抗一个群体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快感和英雄主义的满足,他们会将一些或者少数人对他的不公泛化为对整个群体的不满。比如,虽然有一些球迷反对他,但他却可以对整场球迷做不雅动作,他根本不会理会那些还支持他的球迷的感受,他只在乎宣泄自己的愤怒。

同贝斯特、加斯科因、坎通纳这些伟大而古怪的天才一样,媒体对伊布也是又爱又恨。他们爱极了伊布的天赋,他们也恨透了伊布的自大。

爱也好,恨也罢,不管伊布怎样不礼貌,媒体都该感谢他,因为他们总能从他嘴里挖掘出连珠妙语。

对伊布来说,媒体采访是他的另一个舞台,他的表演型人格的一面可以得到充分的体验。这样的人会非常热衷于自我表现,语不惊人死不休,通过种种惊世骇俗的语言博取关注,引得一种被注视的快感。他们的自我价值是和点击率、收视率呈正比关系的,主要特征就是夸张和花样繁多以及充满了戏剧感,包括他的杂耍般的进球动作。

作为一名巨星,而且是桀骜不驯的巨星,伊布和迪甘一样,在场外的绯闻少得可怜。他是个安静的家伙,在场下,他的生活只有家人、电子游戏、音乐和电影。

性格怪异而孤僻,有了这样一个著名的标签,伊布在足球圈内的朋友自然多不到哪去。皮耶罗曾坦承与伊布关系不错,但算不上朋友。

在阿贾克斯时,伊布的乖张断送了他与范德法特的交情。尽管伊布和范德法特如今势同水火,但当初在阿贾克斯效力时他们还是有过一段“蜜月”的,至少在公开场合,两人总会称兄道弟地表示亲热。

此后,伊布不满范德法特受到的重视,一再向教练组表示要取而代之,但遭拒绝。2004年荷兰同瑞典的友谊赛中,伊布给了范德法特一记极为恶劣的犯规,从此两人决裂。

嫉妒让伊布与范德法特没做成朋友,而他与米多的友情的终结则是因为后者的嫉妒。埃及前锋米多与伊布十分相似,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暴躁乖张。由于性格相近,且都与队中众多的荷兰人保持距离,两人一度成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