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与热浪

刊于《哈泼斯》(Harper's)

1964年7月

刘媛 译

“我的神哪,快看那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

“你瞎了吗,老兄,看那边!”

于是,电梯司机加里迪探出头,想瞧瞧是什么把行李搬运工吓得一惊一乍。

在都柏林的晨光中,一个年纪四十岁上下,身如杨柳般瘦瘦长长的男人,后面跟着五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同样的杨柳细腰,只是比他略矮几分,被风吹进皇家爱尔兰酒店的前门。他们沿着大堂一路来到前台登记处,哼唱着声如莺啼的旋律,一路走一路拍打手掌,目光灼灼,左顾右盼,闪烁不定。他们紧抿双唇,眉宇间忽明忽暗,脸色忽红忽白,抑或是红白皆有?他们的声音时而像纯美无瑕的短笛,时而是长笛,时而又变幻成悦耳悠扬的双簧管,但无论模仿哪种乐器都是那样的和谐优美。六张嘴里六套唱词,对着彼此同时唱出,透过自怜自叹的愁云惨雾,抱怨舟车劳顿与炎热天气。他们又像是从天而降的芭蕾舞团,倾泻着热情,流淌着活力,散发着浓烈的古龙香水味,从呆若木鸡的行李搬运工和瞠目结舌的电梯司机身边翩翩舞过。他们在前台边上优雅地刹住脚步,经理抬着头,正沉醉在他们美妙的乐声里。他的眼睛瞪得浑圆,迷离的目光中没有焦点。

“那是怎么回事?”加里迪小声问。

“我还想知道呢。”搬运工回答。

这时电梯灯乍然亮起,蜂鸣器嗡嗡作响。加里迪只得把眼神从这群夏日来客身上移开,乘坐电梯上楼干活儿。

“请给我们,”两鬓各有一撮灰发的瘦高个儿男人说,“来一间房。”

酒店经理这才回过神,问道:“你们预约了吗,先生?”

“哎呀,没有。”这位年纪较长的男人回答,其他人都跟着吃吃地笑,“我们临时起意,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陶尔米纳飞来这里的。”

高个子男人脸上棱角分明,两片润如花瓣的嘴唇上下翻飞。“在过完漫长的夏季之后,我们觉得兴味索然,然后有人说,咱们来做个彻底的改变,干些疯狂的事吧。干什么好呢?我问。这个嘛,世界上最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哪儿?我们把它说出来,就到那里去。有人说是北极,可那太愚蠢了。然后我大喊一声,爱尔兰!所有人都惊得瞠目结舌。嘈杂过后,我们争先恐后地往机场奔去。现在,阳光和西西里岛的海岸线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昨天的冰果露,早已融化得无影无踪。我们要在这里……干一件神秘的事!”

“神秘的事?”经理问。

“我们也不知道那会是什么,”高个子男人说,“不过等它发生时我们自然认得出,说不定还得由我们让它发生呢,对吗,伙伴们?”

伙伴们用类似“嘿嘿”的声音含糊作答。

“也许,”经理落落大方地说,“要是你们愿意告诉我想在爱尔兰找什么,我就能帮——”

“天哪,不是这样,”高个子男人解释,“我们只相信直觉,随心所欲,跟从风的指引,看看能有何等美丽的际遇。等到谜团揭开,寻到收获的时候,你会听到我们这支旅行小队因惊奇和敬畏而涕泪交流、振臂高喊,那时你就明白了。”

“我没听懂。”行李搬运工小声说。

“好了,朋友们,咱们登记吧。”

旅行队的头儿拿起一支粗劣的酒店钢笔,发现上面有些污垢,便帅气地从怀里掏出自己的14K金笔,用漂亮的樱桃红色笔走龙蛇地签下“戴维”二字,接下去是“斯内尔”,跟着一个连字符,最后以“奥克尼”作结。还在底下加上“与他的朋友们”。

经理如醉如痴地看着笔尖飞舞,忽然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正色道:“可是先生,我还没说是否有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