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社会经济问题(第2/3页)

“大哥在里面?”

卫小北点了点头问道。

赵统大概是有急事,也没有多话,随即离开。

待卫小北进了中军大帐,便看到赵云坐在帅座前,案上摆满了各种文书,眉头略略皱起。

“大哥!”

卫小北唤了一声,赵云抬起头来,看到是卫小北回来,不由得苦笑一声:“二弟,你可算是回来了,来来来,帮为兄看看。”

卫小北有些好奇,什么事情还能够为难到赵云。

之后,接过赵云手中的文件,看了一会之后,卫小北倒是有些吃惊。

虽说之前大平原上的情况,卫小北也看到了几分,但也就是眼睛略微刮过罢了。

现在看了这些文件,卫小北方才明白,现在的大平原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简单来说,大平原现在,其上村庄大概已经超过了一千之数,小镇两百多,县城十座,人口总计二十余万。

这即便是放在东汉鼎盛之时,也称得上繁荣了。

而赵云此时头痛的事情大概有以下几件。

其一,这大平原粮食产量很高,但谷贱伤农,不少粮商趁着这次大丰收,极力压低粮价,使得农夫们怨声载道。

要说在东汉末年的话,粮食大丰收,农夫还会怨声载道这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也足见大平原的粮食产出之多了。

其二,各县城,小镇居民收入锐减,同样也是怨声载道。

其三,赵云军税收减少。

好吧,卫小北将这三个问题看了看,不由得言道:“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粮食卖不起价。”

粮价低,农夫没钱到县城,小镇里消费,购买日用品等等,而这交易起不来,赵云军所需的税赋自然也就没多少。

赵云点了点头:“这一点,诸葛主簿也说过了,他提出了,军中出钱购粮,但营中钱财不多,杯水不够车薪。”

的确,赵云军哪里有什么钱财,不过能够想出这个法子,诸葛主簿脑子也不差。

“既然这样,倒不如在各县城,小镇开辟一交易市场,让农夫与居民自行交易,以货易货?并且赵云军也可参与其中,以海盐,咸鱼,铁器作为交易品。”

卫小北对这类事情研究不多,但脑子转得快,思考一会之后便提出了一个建议。

赵云一听,不由得大喜,急忙出声让亲兵将诸葛主簿唤来,之后方才用力拍了拍卫小北的肩膀:“二弟,这次可是帮了为兄大忙。”

卫小北的建议虽说有些粗陋,但却很好利用了赵云军现有的物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要知道由于沙滩那边的士兵日夜不停,轮班捕鱼,晒盐,这赵云军中仓库里,海盐,咸鱼可谓是堆积如山,那些士兵估摸着吃咸鱼都快要吃得吐了。

至于铁器,托铁围山的福气,时不时就有一小波铁石怪兽冲击赵云军的防线,留下一地尸体。

这些尸体足够整个赵云军打造兵器之用,除此之外,那些剩下的边角废料,拿来打造一些普通铁器,也并不是难事。

要知道,那些农夫,衣服,菜什么的都可以自己纺织,但盐与铁器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当然,如果赵云军参与进去了的话,必定会对那些商人造成冲击,但社会经济问题原本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只要稳定了农夫这边,保证了兵源供给,其余的事情都是小事了。

诸葛主簿到来,先行见了赵云,之后又与卫小北打了招呼。

待赵云将卫小北的办法一说,那诸葛主簿不由得笑了起来:“这可真是天降大才于我军啊!”

听到这话,卫小北不由得嘴角一撇,话说昔日看三国演义什么的,看东汉末年那些人说话都有些夸大其实。

什么八十万大军,什么得此贤才可抵十万大军,什么有一策可让主公不需吹灰之力得某某之类,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