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重外壳(第3/16页)

斯托恩·吴看了他一眼,他发现这个清华大三学生的思路比较活跃,不免对这位小舅子产生了兴趣。他坐到甘的面前,简捷地说:

“你说得不错,这正是虚拟技术诸多用途之一。不过这个电脑鱼缸太小儿科了,我们早已超过它,远远超过它。”

甘又明好奇地问:“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否给我讲讲,如果不涉及贵国……”他有意把这两个字念重,“利益的话。”

吴中笑笑,接过妻子递过来的两杯咖啡,递给小舅子一杯。他略为思考后说:

“我想你已知道,在虚拟技术中,人可以‘进入’虚拟世界。”

“对,通过目镜和棘刺手套,人可以进入电脑鱼缸和鱼儿嬉戏。”

吴中摇摇头:“那都是20年前的旧古董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外壳’(SHELL)的中介物。通过它,人可以完全真实地融入虚拟世界。我们的技术甚至已发展到这种程度:某人进入虚拟系统之后,如果没有系统外的帮助就无法辨别出所处环境的真假。正像一个密闭飞船里的乘员,若没有系统外参照物就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在运动。”

甘笑嘻嘻地说:“那个‘某人’是否服用了迷幻药?科克(Coke)?快克(Crack)?哈希什(Hashish)?”

斯托恩·吴看看他,心平气和地说:“没有。”

甘又明大笑起来:“那你就有点吹牛了!我想,一个神经健全、头脑清醒的人,肯定能从虚拟环境中找出破绽来!要不,是美国人普遍智力低下?也难怪,在美国,全民性的吸毒泛滥至少已延续了100年,难免引起智力退化。”

吴中冷冷地说:“说几句俏皮话是很容易的,不过献身科学的人一般已经摈弃了这种爱好。甘先生,你想试试向我的虚拟技术挑战?”

甘又明两眼发光,跃跃欲试地说:

“这可挠到我的痒处了!我天生喜欢这样的智力体操,从小至今,乐此不疲。不过,我恐怕暂时去不了美国吧。”

吴中笑笑,对妻子说:“我给他安排一次为期7天的短期访问,不耽误他回校上课。”

甘又明很快领教了姐夫的地位和能量。3天后,吴中告别新婚妻子匆匆返回美国时,甘又明也怀揣着一张往返机票、一份特别签证和1000元美金坐在特等舱里,享受着空姐的微笑和茶几上的新鲜水果。

一条公路沿着海滩穿行,再往前是广阔的滩涂地。这儿人烟稀少,雪亮的灯光刺破夜色,展现出一个茂密安静的绿色世界,自然的蛮荒和嵌入其中的现代化建筑相映成趣。天光甫亮,他们赶到一个营地。营地占地不大,在做工粗糙的铁栅栏中散布着十几座平房。虽然途中已经联系过,但警卫室声称没有收到对甘又明放行的命令。斯托恩·吴面色不豫,拿起内线电话,节奏很快地说了一通。甘又明的英语水平基本可以听懂他们的谈话。

吴说,我与贵国政府签了合同,我自然会恪守它,包括其中的保密条款。实际上,只要这次我回国7天而未泄密,你就不必担心了。从这几句话中,甘又明听出了他的傲气。

他又说,实际上这位中国青年是作为临时雇员来基地的。你知道我们一直在招募挑选那些最有天资的美国青年,让他们去寻找虚拟世界的漏洞,以求改进设计。成功者还要发给一万美元的奖金。这位甘先生也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他思维灵活,天生是个怀疑派,而且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长大。我们的技术只有经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的检验,才是万无一失的。当然,甘先生没有经过例行的安全甄别,但我的话是否可以作为担保呢。

对方显然犹豫片刻,然后交谈了几句。吴中笑道:“谢谢,我记住你的这次人情。”

他把话筒递给警卫,警卫听完后殷勤地说:“头头说,对两位先生免除一切检查。我送你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