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终极之灾(第4/13页)

昨天在山居中,妈、柳叶和草儿在院里玩耍。两岁的草儿玩疯了,咯咯笑着,从院中跑进屋里,在每个大人手心上打一下,再咯咯笑着跑出去。她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个简单游戏,逗得大人们都笑。柳叶与贺梓舟分别在即,心中肯定千回百转,但她没有表现出来,高高兴兴地陪着草儿玩。刚从人蛋岛回来的楚天乐把一份电脑打出的讲稿交给妻子,鱼乐水看完,震惊地看着楚天乐。天乐做了简要的解释。

“实际上,科学家们早该想到这个结论了。”他冷静地说。“结论就是:整个宇宙其实是在同一时刻开始了收缩,也同步产生了光谱蓝移。但由于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在开始变化的t年,地球只能看到周围t光年内的星光蓝移,这就造成局域塌缩的假象。因为收缩率均匀,所以星体的目视速度或蓝移值与距离成正比,星体越远则蓝移越大;但暴缩又是匀加速的,远处的星光是处于收缩早期,所以蓝移值越远越小。两种相反的因素综合起来,结果便是在0.5t光年处出现蓝移的峰值。这个结论同22年来的观测值完全符合,不再需要任何牵强的解释。而且这也扫除了爸爸说过的最后一片疑云——他说如果塌缩恰恰发生在人类文明存在的时空,多少像是‘人类中心说’的变相复活。早就该想到了啊。”他叹息道,“但正如爸爸说过的另一句话:人类身上禁锢着许多重囚笼,包括观念的囚笼,它甚至比物化的囚笼还要坚固。物理学界曾有一条金科玉律是谁都不曾怀疑过的,那就是:宇宙中无论什么样的变化动因,其传播速度都不能快于光速。这也一直被观察所证实。比如,如果一个遥远的星云在十年内整体变亮,那么它的尺度绝不会大于十光年。由于这条铁律,没有一个人,包括我,认为宇宙会在一夜之间突然整体转为收缩。这样,我们就对一个明显的事实在22年中视而不见。”

鱼乐水轻声说:“但这条金科玉律——确实是正确的呀。”

丈夫摇摇头:“它是正确的,但某种机理能绕过它,我和泡利在四年前才认识到这一点。其实早就有人在打破它,虽然是出于无意。宇宙学家一直在讨论一种假说:当宇宙临界密度大于1时,膨胀宇宙最终将转为收缩。这个假说其实就有一个潜在前提,那就是:宇宙应是整体地、同步地转为收缩,而不是——比如半边膨胀半边收缩。科学界已经认识到的‘宇宙各向同性’,实际上也暗含了宇宙的整体同步。那么,是什么机理能绕过这个金科玉律?我用一个二维世界的直观比喻,”他对鱼乐水微微一笑,“用我从小爱玩的吹泡泡作比喻吧。”

鱼乐水瞬间想到了38年前那个坐在行李卷上吹泡泡的绝病男孩,下意识地握紧丈夫的手。丈夫继续说:

“假如有一个肺活量很大的上帝,站在气球的球心处,正在吹一个百亿光年大的气球。而我们就是生活在气球表面的二维人。整个气球的膨胀是同步的,它由二维之外的原因——上帝吹气的气压——所决定,而与气球表面这个二维世界的光速限制无关。现在,假设上帝突然打了一个猛烈的喷嚏,爆炸波以光速向球面传播。由于爆炸波是发生在球心处,它将同时到达球面各处,于是球面宇宙在同一瞬间开始暴胀。”天乐作一个强调的手势,“请注意,球心的爆炸传到球面是需要时间的,仍然遵从光速限制,但那是高一维的事。而在二维球面上,暴胀是在瞬间同步发生的,似乎突破了光速限制。我和泡利把这种机理命名为‘内禀同步’。”他停下来,看看妻子。“这个例子也正是我们这个宇宙发生的事,只需把二维改为三维、把‘暴胀’改为‘暴缩’就行。总括起来就是说,我们宇宙同步收缩的原因是在第四维,这个第四维就是真空的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