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险 第十五章(第4/4页)

工作就这样进行着。工程师事先已经做了一根陶管在窑里,把它装在海豹皮风箱的一端,然后把风箱装在矿石堆附近,工程师找来一个木架子、一些植物纤维做的绳子和一个秤锤做成了鼓风机,把大量的空气吹到立方体里,使温度升高,促进了化学反应,这样只要到一定程度就能够把纯铁炼出来。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他们付出最大的耐心和全部的智慧。最后终于成功炼出一块和海绵差不多大小的生铁,但是这块生铁还需要继续加以锤炼,换言之,还得经过打铁才能除去熔解的杂质。显然,这些业余铁匠们身边根本没有锤子,可是最早的冶金家的情况未必比他们好多少,所以他们就模仿着前辈的样子干了起来。

这项工作是艰巨的

他们找到一块生铁安上木柄就算是锤子,找来一块花岗石当作砧子,就这样打起铁来。他们打出来的铁虽然粗糙,但还是有用处的。经过了无数次的艰苦尝试后,终于在4月25日打出了几根铁条,并用它们做出了如铁撬、钳子、鹤嘴锄、铲子等许多工具。潘克洛夫和纳布拿着这些工具,兴奋得像得到了宝贝似的。

当然,这并不是达到尽善尽美程度的金属,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变成钢。铁和炭的混合物就是钢。必须从生铁里除去多余的炭,或是把一定数量的炭加到熟铁里去才能得到钢。产生天然钢或者铸钢主要靠第一种脱炭的方法,而要制成泡钢就得靠第二种加炭的方法。

赛勒斯·史密斯打算用第二种方法,因为他炼就的都是质地很纯的铁。为了进行这项工作,他事先已经用陶土做了一个坩埚,然后把铁和炭末放在这个坩埚里面加热,钢就这样炼了出来。

不论在冷还是热的情况下,这种钢都能够任人摆布,于是他就取出锤子开始加工这块钢。工程师指导着纳布和潘克洛夫,待钢被烧红了,就突然放到水里,这样就制成了许多硬度很强的斧头。

许多其他形状的简陋工具也被制造出来,除去做刨刀、砍柴斧、短斧、锯和凿子用的钢块,还有制造铲子、鹤嘴锄、锤子、钉子用的铁。5月5日,“金属时期”就结束了,人们回到“石窟”中等待新工作快快来临。

————————————————————

(1) 加泰罗尼亚,西班牙的一个省。

(2) 在欧洲相传他是铁匠的祖师,参见《圣经·创世纪》第四章二十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