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只昆虫会将人领到哪里(第4/6页)

作为一名昆虫学家的本能提醒他,他要颇费一番周折才能达到目的。简直是天意使这样一只六脚虫飞进了他的茅屋,而且不可能是第一个来访者。

贝内迪表兄没有跑来跑去。他站在那里听着,一缕阳光照在他的身上。这时,他的眼睛发现一个巨大的黑点正在他的四周飞舞,可是这个黑点并没有近到让他足以看清它的样子。他屏住呼吸,即使感到自己脸上或手上被咬了一口,他还是坚定地没有挪动一步,因为他怕把六脚虫吓跑了。

终于,这只嗡嗡叫的昆虫围着他飞了很长时间之后,落在了贝内迪表兄的头顶。瞬间,他微微张开了嘴,很像是露出一个微笑——这是多么幸福的微笑啊!

他感到这只轻灵的小动物正在他的头发上爬来爬去。他简直忍不住想要伸手到头顶上抓住它。可是他忍住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不,不行!”他想道,“我会吓跑它的,或者造成更坏的结果,我会伤到它。让它爬到我能控制的距离,再捉它好了。看,它在继续向前走!它下来了。我已经感觉到,它那可爱的小脚已经跑到我的额头上了!这一定是一只巨大的六脚虫。我的上帝啊!只要它能爬到我的鼻子尖上,那么我的眼睛只要稍稍向下一看,或许就能看清楚它了,然后我就能确定它是哪个科目或者是属于哪个种类的昆虫了!”

这就是贝内迪表兄的想法。可是,从他那高高的向前突起的额头,到他那极长的鼻子尖,这是一段很长的距离。这个无拘无束的小昆虫有多少路径可以选择啊,它完全可以爬到其他任何地方,比如它可以爬向贝内迪表兄的两耳,也可以爬上他的前额——这些地方都远离了这位昆虫学家的视线,而且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它随时都可能再次飞走,飞出这间茅屋,让自己消失在阳光下,因为无疑它更习惯生活在那里,而外面还有一些正在嗡嗡叫的同类吸引着它。

贝内迪表兄心里就是这样对自己说的。在这位昆虫学家的一生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一种非洲六脚昆虫,一种新品种,或者至少说是一种新科目的六脚昆虫,甚至是一种新亚种,现在正在他的头顶上,只要这只昆虫再向他的眼睛的方向走近1英寸,他就能看出它属于哪个科目和哪个种类了。

无论如何,贝内迪表兄的祷告一定被垂听了。

这只昆虫在他那半光秃的如同野生灌木般的头顶穿行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向他的前额和头发的边缘爬下来。这使贝内迪表兄内心充满了希望,因为这只小虫子很可能会一直爬到他的鼻子顶部。既然它能爬到鼻子顶部,为什么不会继续向下爬到鼻子尖上呢?

“一定会爬到适当的位置,如果是我——我肯定会继续往下爬。”这位杰出的昆虫学家心想。

真的,任何一个人处在贝内迪表兄的位置,他肯定会照准自己的额头猛拍下去,一掌拍碎这只令人讨厌的昆虫,或者说至少也要将它赶跑。一个人能够清楚地感觉到一只六脚虫在自己的皮肤上爬来爬去,不要说不怕被它咬一口,只要能够一动不动,大家就要承认这个人具有高度的英雄气概了。过去的斯巴达人曾经允许狐狸咬自己的胸脯,古罗马人曾经用手指夹起燃烧的木炭,贝内迪表兄的控制力并不比他们逊色,而且他无疑继承了那两位英雄的勇敢。

这只昆虫在绕了二十多圈后,终于爬到了贝内迪表兄的鼻子顶部。然后,它在那里迟疑了片刻,这使得贝内迪表兄全身的血液都涌到了胸口。那么,这只六脚昆虫是要向上爬出表兄的视线,还是要继续向下爬呢?

六脚昆虫爬了下来。贝内迪表兄感觉到,它那毛茸茸的脚在向自己的鼻尖方向移动。这只虫子既没有向左也没有向右,它停在了这位博学的昆虫学家的鼻翼之间,正在他那微微翘起的鼻梁下方,而那个地方正适合承载眼镜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