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8页)

因此,闻仲这边下令各个诸侯去攻打叛逆,这些诸侯要么就是出工不出力,在那里拖延时间,要么呢,就干脆玩起了养寇自重那一套,甚至直接跟对方勾结,反正就是拼命要粮草,要辎重,但是你要战果,对不起,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呢,其实打不过啊!当然,也有比较卖力的,只是他们之所以卖力,是为了对方的财富,攻破对方的封国,自然能够掠夺对方的财富,到时候往上报的时候,多打一点折扣,多出来的那就是自己的了。

大商乱象横生,朝堂上呢,也是人心惶惶,结果呢,这一日,好几个月不曾好好上朝的帝辛忽然就一身笼罩地上朝了,就在群臣以为帝辛又打算找哪个不顺眼地开刀的时候,帝辛就放出了一个大雷。

帝辛呢,也是个做戏的好手,他先是来了个罪己诏,表示自己这些年呢,做错了许多事情,如今突然醒悟过来,想想自己应该好好挽回,伯邑考论起血缘,也是源自轩辕黄帝那一脉,论起功劳,他找出了更多可以饱腹的粮食,提升了粮食产量,改良了纺织技术,提升了医疗水平,发明了毛笔,发明了砖石……总之,衣食住行,就没伯邑考没掺和的,这等功劳,是谁也抹杀不了的,可以说,伯邑考才是真正的当世大贤,因此呢,帝辛表示,自己要禅位给伯邑考。

换个人说这话大家就信了,但是帝辛呢,早就把自己的信用折腾破产了,论起信用,他甚至不如费仲尤浑,这两位起码收钱就办事,帝辛呢,很多时候,一杯酒下去,就翻脸不认人。以至于现在,大家巴不得帝辛不上朝,毕竟,他一上朝就有人倒霉。

所以,帝辛这话被当做是试探伯邑考还有那些大臣的,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支持,那么回头帝辛就要翻旧账了。

帝辛这会儿也比较尴尬,他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倒是真心实意,结果呢,下面人全当他是在试探。

帝辛也懒得跟这些大臣再折腾,直接命人开始准备封禅大典,几乎没多长时间,帝辛就跟伯邑考按照上古禅让的制度,完成了交接仪式。

帝辛禅位的消息很快也流传了出去,顿时那些打着反对暴君的名义造反的诸侯也尴尬了,如今帝辛不做大王了,那他们还反什么呢?

伯邑考继位之后,改国号为华,然后呢,就传诏天下,要那些诸侯停止干戈,便可既往不咎,若是想要负隅顽抗,那么直接夷族。

伯邑考的信用可比帝辛强多了,他这般一说,顿时几乎全部罢手了。

帝辛退位,伯邑考同样给帝辛封了一个封国,是帝辛自己选的,帝辛也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太多,干脆呢,就在青丘之北选了个地方,他如今勉强也算是青丘的女婿了,借助于大商的国运,妲己又有进化成九尾天狐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也用不着女娲许诺的那个所谓正果了,成就九尾天狐,在青丘就算是绝对的王族了,有着青丘的支持,帝辛新得的殷国自然没什么好担忧的。

何况,闻仲放心不下帝辛这个看起来老大一把年纪,结果到今天做事还顾头不顾尾的学生,所以呢,等到发现叛乱都停止了,闻仲就准备回来继续辅佐帝辛一段时间,先将最初的阶段过去了再说。

朝堂上那些大臣,可没几个肯跟着帝辛的,他们早就受够他了,但是呢,新朝建立,他们一个个也有些尴尬,毕竟刚开始帝辛说禅位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担心帝辛是试探,恨不得哭着喊着在那里说什么伯邑考不配,结果到头来,他们枉做小人了。

伯邑考呢,暂时懒得理会这些大臣,他手里头这些年培育了不少人,以后都可以慢慢换上,现在需要的就是平稳地过渡,在这一点上,刘盈可以给伯邑考不少建议。

作为难度指数比较高的一个,伯邑考这边算是暂时尘埃落定,他需要的就是提升国力,然后呢,起码也能借助于人王的身份,汇聚人道气运,成就紫微帝君,不过,伯邑考显然不打算仅仅如此,他希望成为真正的人王,让人道可以与天道并肩,大华变成运朝,可以不断持续进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