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4/5页)

事实上,佛门内部的竞争压力也很大,佛门重香火念力,某种意义上来说,佛门呢,与神道有些相似之处,香火念力能够帮着佛门凝结舍利子,乃至凝聚金身,只要念力足够,他们就可以凝聚诸般法器,可以说,对于佛修来说,信徒就是他们最好的修行材料。

为什么灵山上稍微有点能耐的,都会修行掌中佛国或者是类似的神通,就是因为这等神通可以让信徒死后,也可以继续为他们提供香火念力,知道这些信徒的灵魂衰弱到一定的程度,不得不转世重生。

这也算是佛门为信徒许诺的所谓极乐净土了,掌中佛国之中,只要你潜心颂佛,那么,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有吃有喝,即便是想要多玩乐一番也是可以的。但是,这其实是以消耗他们的一部分灵魂本源为代价的,而且,在他们的灵魂衰弱到不能继续为掌中佛国的主人提供念力之后,他们就会被送入轮回。在地藏的安排下,他们会被打上佛门的烙印,来世依旧很大可能会是佛门的信徒。甚至,其中一些非常优秀的呢,说不得会直接成为佛门的弟子,为佛门光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对于佛门来说,信徒很重要,信徒的数量也很重要,唐三藏开了个好头,让那些原本可能根本不信佛的百姓乃至达官贵人开始信佛了,但是至于信哪个佛,就是个问题了。

唐三藏没有得到所谓的大乘真经,**呢,讲的自然都是小乘佛法,还有之前流传到中土大唐那边的各种经文,这些经文之中呢,记载的也是不同的神佛。

佛门并非一神制,为了平衡佛门的利益,佛门有横三世佛,竖三世佛之分,他们都有经文传世,另外呢,还有那些菩萨,也各自都有经文在外流传。

唐三藏很是公平地按照自己排列的顺序一个个往下讲,并不格外侧重哪一个,因此呢,在传播信仰这方面,灵山上那些佛陀菩萨,难免有些分赃不均。

像是观世音菩萨呢,这位那真是化身万千,为了传播自身的信仰,那真的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比如说这位原本是男相,后来呢,为了传道方便,就转而转为女相。不仅如此,这位当年为了度化那些好色男子,还曾经化作妇人,与男子不断交合,死后化作黄金锁骨菩萨,为人供奉。这度化众生度化到这个份上,这位也是牺牲了不少的。

观世音呢,虽说明面上积极向着如来靠拢,但是呢,在这次西行之事上,观世音做的事情可是非常不少,可以说,西行之事,掺和最多的佛门之人,那就是观世音。

一开始的时候,这位这般积极主动,还算得上是为佛祖分忧,但是往后呢,这一位公器私用,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别的不说,在这个世界呢,即便是桀骜不驯的孙悟空也没搞出什么事情来,当初如来拿出来的金、紧、禁三箍原本是为了给取经人徒弟准备的宝物,正好一个徒弟一个,省得以后烦心,但是呢,这些已经被观音私个截留了下来。

在观世音看来,唐三藏这几个徒弟呢,都还算是乖巧,所以呢,这玩意给唐三藏压根没有太大的作用,无非就是叫他们身上不至于出现芥蒂之心,毕竟,被自家师父坑害了,日后稍有不慎,唐三藏就要被抱怨上。因此,观世音心安理得地将这些收了起来,等着给自己使用。如来可是个炼器的好手,他郑重其事拿出来的,自然更是不赖。

观世音呢,也因此对于西牛贺洲极为了解,哪里繁华,哪里人口多,观世音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因此,她一直关注着取经的行程,因此,唐三藏前脚刚走,观世音后脚就开始传教。

观世音占据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因此在佛门内部,观世音如今名声就有些坏,毕竟,谁喜欢一个总是抢自己的信徒,不顾他人死活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