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0章 偶遇(第2/3页)

在这里,他听到了一场很有意思的辩论赛,不料随便评论几句,竟被身旁的一位青年听到,然后两人就辩了起来。

最后,诸葛亮和周喻谁也没能说服谁,要论口才和眼光,此时自是以诸葛亮略胜一筹。毕竟他背后可是整个新明王府,心中装的是整个天下,而且还有各种参与实际工作的经验。

周喻也是有才,方方面面的能力都很全面,同时参与了孙坚部的大部分征战与建设任务,同样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人,只是始终偏居江东,论及长远眼光还是差了些。

只是两人的说辞各说各有理,旁人也无法分出高底,最后只能以平手结束。

……

诸葛亮跟周喻和孙策遇上了,司马懿则跟曹昂几兄弟撞上。

司马懿这几年的情况同样不错,半年的寿春初级公学临时教师的经历让他受益良多。

之后,他依旧还在公学体系之中一边学习一边做事,他也心知自身底子浅薄,沉下心思积累资源和人脉,为以后更进一步做好准备。

他的情况肯定比不上诸葛亮,毕竟诸葛亮已经毕业,而他才刚刚进入公学学习,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当然,在寿春当临时教师的经历,是他眼下最宝贵的政治资历,只等毕业以后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政治利益。

此时他已经是郡学高级班学生,临近毕业有大把空闲时间,他没急着到处实习,而是先跑来雒阳见识大将军封王的浩大场面,然后半路偶遇曹氏兄弟一行人等。

司马懿只是随便露了点见识,就叫邻桌的曹氏兄弟惊艳不已,曹昂当即表明身份露出结交之意。

司马懿没料想随便在路边酒馆,就能遇到南方诸侯世子。

曹操他当然知道,讨董联盟发起人,同时也是当时的中原诸侯之一,只是刚刚起势没多久,就遭遇了恐怖的新明王势力驱逐,最后没办法在中原地区混迹,跟着袁绍果断跑去江南发展。

眼下可没什么京杭大运河,南北往来不甚方便,消息流通自然也不是很流畅,曹操自然去了南方后,似乎销声匿迹了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

一个过了气的诸侯罢了!

这是司马懿心中的想法,只是随着跟曹昂的交流,他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曹操不仅没有过气,好象在南方还混得更好了,成了交州牧不说,还在交州发展得相当不错。

有新明王的例子摆在眼前,经营地方并不是一件无迹可寻之事,尽管司马懿不知交州具体情况,可一州之地只要规划得好直性得力,还有足够的人口支撑,想要发展起来并不困难。

而从曹昂口中,他知晓了曹操正是在交州潜心发展,将这片原本大汉十三州最不起眼的州,慢慢发展得象摸象样,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民生之类的,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然是难得的雄才!

只是听了曹昂的简单介绍,剔除其中的水分,司马懿没想到曹操的能力竟然如此之强,心道要是没有新明王的话,估计曹操成为第一诸侯的可能性也是不小。

经历了持续很长时间的打压,像司马懿这等脑子灵活的世家子弟,已经不再把家族势力太当回事,自身强大才是真的强,家族强大实在太虚,遇到新明王这样的狠人,眨眼间就可能覆灭。

曹昂直接提出邀请司马懿加入曹操阵营,他以世子名义保证,到了交州之后最少也是一县之长,如有功劳还能更进一步。

司马懿心动了,尽管相比新明王,交州牧曹操不算什么,可对他来说依旧是个不错的投效目标。

只要曹操真的有雄心壮志,相信等以后新明王腾出手来,肯定少不了他的一份好处。

现在谁还看不出来,新明王就是个好脾气的,汉帝刘协跑去西域刷名声,新明王这才顺水推舟把长安朝堂势力一网打尽,可最后还是昂着刘协当上西域一国之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