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跋涉 11 方舟密卷(第2/5页)

这张纸改变了一切。在我一生中,我一直认为大爆炸之前是个时代。现在我知道了,它还是某个地方。

*

“他们能藏在哪儿呢?”我问道,“整个世界都被焚毁了。”

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大爆炸造成的破坏是如何彻底。一次又一次,我亲眼见识到那场景,整个世界变成一片火海。

“地下,”派珀说道,“他们提到‘上升到地表’。”他用手指指着那几个字。“想想吧,他们拥有我们无法想象的技术,还有时间来做准备。”

莎莉点点头。“据我们大胆推测,那是某种形式的避难所,保证他们……至少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安全,很可能是那些掌权的。”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派珀说道。他伸出手去把纸翻过来。“你看看这里。”

与同盟各国建立联系的努力仍在继续。无线和卫星接收器都在大爆炸中遭受严重破坏,重建无线收发设备或许可行,但鉴于破坏程度以及地表环境带来的挑战,这在当前不是优先事项。与同盟各国进行通讯也需要他们拥有运转正常的设备。此外,大气中灰尘的浓度非常高,也会在可见的未来扰乱卫星和无线通讯(参见附表F)。

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特别工作组,旨在探索通过海面或空中考察的可行性。方舟的飞机库遭到破坏,燃料储备库仍处于着火状态,造成……空中侦察的另一障碍在于厚厚的灰尘限制了能见度。

关于海面侦察,地表考察队报告3确认……的港口已完全损毁……报告称泊在一号机库的某艘船仍有修好的可能。

为了有充分的机会与幸存者取得联系(更不用说有能力给予我们救援的幸存者),我们优先选择接触那些初步认为没有承受直接攻击的国家。联系……的努力被证明徒劳无功……无论如何,我们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如果同盟各国还有幸存者,我们将能与他们重新取得联络……

这里面的词我有一半都看不明白,但在这些陌生的语言当中,有一个想法像溺水的人抓住绳子般在我脑袋里冒出来。

“方外之地。”我脱口而出。

莎莉点点头。“他们知道它的存在,还知道它在哪儿。按这里面的说法,同盟各国,听起来还不止一个地方。在大爆炸之后,方舟里的人尝试对外接触,与方外之地取得联系。”

而且,他们与外界联系的方式,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像是卫星和飞机之类的东西,他们真的有能在天空飞翔的运输工具吗?这听起来似乎是空想,但我记起主事人曾说过:“这些机器威力太强大了,我们根本没办法理解。”如果从前的人们能够制造出大爆炸,那我无法想象,他们的能力还会受到什么限制。

“仅仅因为在大爆炸之前曾经有过方外之地,不代表它如今还在,”佐伊分析道,“这里他们是这样说的,”她指了指那张纸,“‘如果还有幸存者’,这表明他们不清楚方外之地受到的打击有多严重。”

她说得没错。“直接攻击”这个词意味着数不清的死亡,即使四百年过去了也是如此。而且我们根本没办法知道,方舟里的人是否与方外之地成功取得了联系,或者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些什么。假如我们的船能够找到另一片大陆,那里会跟我们死亡之地的烧焦景象有什么不同吗?

“这仍是我们仅有的方外之地确实存在的唯一证据,”派珀说道,“可能你现在能够理解了,我为什么一直力排众议,派出船只去搜寻。”

我想起罗萨林德号和伊芙琳号,心中不禁感到充满生机。这些船被派出去,并不是在我们地图之外的无形海域中盲目游荡,它们有着确切的搜寻目标。

*

“只有这一张纸吗?”我转向莎莉问道,“没有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