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巡视小组(第2/2页)

薛老三最是爱惜窗前的这片浓绿,看着老树将枯,这两日上班便分出精力,来照顾这片浓绿,又是施肥,又是浇水,总算缓和了不少。

这日中午,吃晚饭,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小憩了一觉,便又绕到不远处几近干涸的池塘,担了两桶水,将窗前的几棵树都浇灌了,刚回办公室,马天宇快步而来,进门便道,“首长,你看,文件出来了,看来司里的博弈又要盛嚣尘上了。”

薛向接过马天宇手里的文件扫描起来,原来是,政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等单位《关于1986年商业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

《报告》说:目前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市场机制不完整,宏观调节措施不配套,商业流通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商业体制必须进一步改革。1986年要做好巩固、消化、补充和改善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流通渠道、新的商业形式、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宏观调节措施。

扫描完文件,薛向自然知晓马天宇所说的博弈又要炙热起来,到底是何意。

前番,为应对地方上投资过热,改委决定在各司抽调精干组成新的临时巡视小组,下到全国巡视,毫无疑问,这个临时机构将重权在握,好处惊人。

当然,这个好处得分两层意思理解,一则是实实在在的油水,京官清苦,在时下是实实在在的清苦,尤其是坐机关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拿拿死工资,根本比不上地方官员各有抽头,多有出息。

京官也就逢年过节,发点油粮面等,和地方上比,几近寒酸,甚至还不如封建朝代,至少还有个冰敬,炭敬。

而一旦京官下地方巡视,地方上多会表示,土特产都是轻的,一些纪念品更是丰硕惊人,且这是正当的官场交际,组织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谁会求全责备。

就冲这一层,无数人都愿意下去,巡视一地得上一份,若是巡视的地头够多,弄不好这一趟巡视下来,能抵上几年的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