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石雕(第2/3页)

我和杨博士都看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真如郝教授之前猜想的一样,庞夏古城在某一时期,曾经大量祭祀魔鬼?浮雕中人和鸟融洽相处的场景,是否意味着魔鬼鸟曾经打量繁殖过?

这么一想,我便将自己的疑惑告诉杨博士,她眉头微蹙,道:“或许是另一种意思。”

“另一种意思?是什么?”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有不同于寻常人的思维。

杨博士用两根手指指着石柱,一根手指按着一个人物造型,另一根手指,按着人物旁边的魔鬼鸟造型,若有所思的说道:“或许,他们想表达的是,人就是魔鬼鸟,魔鬼鸟就是人。”

我愣了愣,道:“你是说,人神合一文化?”

杨博士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人神合一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宗教崇拜中都能找出典型,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基督教。基督教崇奉上帝,但同样,上帝的信徒也被称为神子,一但归于上帝,便是神的儿子,只不过暂时留在人间修行。这就是很典型的人神合一的文化,这种现象,不过是佛教还是道教,我都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例子都是很正面的,我可以理解古人的宗教崇拜情节,但将人和魔鬼鸟混为一体,这是不是太诡异了?

毕竟,魔鬼鸟怎么看都不像是神灵,或许是因为它们酷似与人的外貌,加之又有鸟羽,形象酷似中华神话传说中羽化飞升的神仙,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受到庞夏古国人民的推崇。

我将自己的分析说给杨博士听,她赞同道:“你说的很不错,其实你有没有发现,这座古城的建筑结构,虽然有很明显的西域特点,但在很多地方,同样运用了当时的汉人建筑特点,从这一点上看,关于古庞夏人是汉族移民的说法,是非常成立的,而且羽化飞升,也是汉族神话,这一点不谋而合。”

既然有柱子,就证明我们现在确实是处于一座大殿里,只不过这座大殿的庞大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给我们一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感觉。

我们一边说,一边越过这根石柱,期间,我回头看了看王哥那边的情况,我除了能看到一个在光晕里被模糊的背影,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不过王哥手电筒打的很稳,看来是没有什么发现,而我和杨博士速度比较慢,此刻还在这些石雕中穿梭,我无法数清究竟有多少尊石雕,不过,单是我眼前能看见的,估计已经不下百具,除了这些,周围就再没有别的事物,因此我和杨博士的视线,大多数都被这些神态各异的石雕给吸引去了。

然而,不知是不是我看花了眼,当我看到其中一尊面无表情的石雕时,我突然发现,那尊石雕的眼珠子动了一下,似乎看了我们一眼。

这我几乎以为是自己产生了幻觉,于是狠狠的眨了眨眼,又睁开,结果这一睁眼,我顿时觉得一阵寒气从后背升起。因为这一次我看的清清楚楚,那个面无表情的石雕,眼珠子确实开始动了,它僵硬的,缓缓转动,慢慢向我斜视过来,没有表情的脸上,肌肉逐渐动了起来,最后缓缓汇成了一个十分狰狞的表情!

“嘶!”我倒抽一口凉气,石雕怎么可能会动呢?

然而,就在这时,它背后突然张开一对阴影,紧接着嗖的一下冲到了上方漆黑的穹顶,就像离弦的箭一般,瞬间失去了踪影。

手电筒是掌握在我手里的,当它窜上去的一瞬间,我的手电筒立刻跟着网上打,然而等我打上去时,上方除了一片黑暗,就什么也没有了。

杨博士惊呼道:“那是什么东西!”

我目光紧紧盯着上方,至今任然无法判断刚才究竟看见了什么东西,于是我没有回头,而是直接问杨博士:“你刚才看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