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2/3页)

旮沓屯知青们表演的歌舞《红球舞》被安插在了第三,正好是吃饭前的最后一场,时间上有些赶,陶湘等人在第三个县城干部开始讲话时就被喊到了后台做准备。

其实也不用特意准备什么,把外衣一脱,大家伙里面就都是齐整干净的绿色军服,再分了包袱里的道具,一切就齐活了。

可当大家围在包袱前等着分红花球时,看着里面散落出来的玩意却纷纷傻了眼。

原本之前看时还鲜亮的红花球此刻像是被坨泥巴里的烂泥抹了,个个都黑黏糊糊的,就连陶湘那本大城市里寄过来的珍贵□□也不见了踪影,看起来像是被谁恶作剧了一般。

知青们见状一个个表情都变了,他们扒拉着包袱,但是就是没见着陶湘的那本□□。

表演不表演还在其次,□□被人偷了可是大事,毕竟那是陶湘叔婶寄来的,贵重得很。

知青们一下子慌了神,尤其是被叮嘱要看好包袱的男知青,内心更是愧疚忐忑,他们还吃了陶湘给的花卷,没想到临了却出了这么大纰漏……

陶湘自然也有些错愕,秀气的眉毛高高皱起,目露震惊诧异。

不过现在可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眼看上台在即,他们却丢了最重要的道具,要知道他们报上去的歌舞名称可是《花球舞》,作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花球绝不可或缺,不然就成一场笑话了。

在陶湘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先把表演过了,其他的事后再查明也不迟。

“别慌,没什么大不了的。”陶湘抿着唇,努力稳定住众人情绪,“你们先在这等着,我出去想想办法。”

“可是快开始了……”有女知青如弱兽般认命道。

但陶湘摆摆手,只留下一抹背影,旋即钻出了后台。

就在知青们都站在后台垂死等待的时候,陶湘那边却是径直找上了坐在剧院后排的王爱国同志。

世事变幻莫测,早上才想着搞好关系,这下就突然有求于人了。

陶湘笑得眉眼弯弯,吐露着自己的诉求,其实也就帮忙开口问王岗屯拖拉机手借用下绑在拖拉机上红球的事。

张一张嘴的功夫,王爱国没有什么不应的,当即起身去剧院外头找王岗屯大队长家的小儿子说事。

见事情有了转机,陶湘切实松了口气,连忙起身跟上。

王岗屯拖拉机手二十来岁的年纪,正坐在剧院外的石梯上听其他屯里的拖拉机手谈天说地,有些人年岁大了,走过南闯过北,那些经历可比剧院里的唱歌跳舞吸引人的多。

“小王哥!”王爱国远远喊了声,“借你车上的红球使使呗!”

王岗屯的拖拉机手是叫王国华,陶湘心里暗暗忖,面上露出笑,简略地解释了声:“唉是这样,我们屯里马上要上台了,但是原先准备的花球出了些差错……”

陶湘说话好听,有求于人时姿态也摆得低,是个能屈能伸的漂亮姑娘,这世道上少见。

这种小事,邻屯的王国华直接点头应下了,跛着脚去摘拖拉机上的花球,陶湘这才注意到他腿有问题。

而其他拖拉机手老大哥也个个都是爽快人,见陶湘还缺,便把自家车上的也摘了借来。

不一会儿,陶湘就集满了六个红花球,足够包括她在内的知青们一人一个。

时间已经快来不及了,陶湘连连道谢了两声,抓着几个红球就往剧院里跑,松软馨香的马尾辫在脑后摆甩,不过她也没忘记掏了一张烟票和几角钱,托王爱国买盒上好的香烟,分给诸位帮过忙的拖拉机手。

没有他们,这回的表演还不知要怎么收场。

陶湘紧赶慢赶回到后台的时候,知青们都已经手足无措地站在了红帘幕后,厚厚的幕布微垂着,边上有剧院里拉帘幔的人在催促,外头也开始传来观众悉悉索索的交头接耳声,表演已然延迟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