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2/3页)

陶湘快速地记住了房子的外貌,刚准备返身去寻巡逻的公安,这时只见院子里最中间那栋土屋子的大门忽然开阖了一下,女拐子张凤娥从里头走出,转身进到旁边偏厢。

虽然她很快又把门关上,但陶湘还是鬼使神差在一刹那瞧清了,屋子中似乎隐隐现出几个被绑住的身影。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陶湘的心里一咯噔,没时间再细想,立刻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时间过得飞快,正午雪微停,那厢赶牛车的老汉久等陶湘不来,气温又冷得让人直抖手,索性将牛车绑在了树下,自己则去边上的公家摊头要了碗热面汤啧啧喝着,想起陶湘一会要给他的大前门,不禁觉得连这寡淡的汤水也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可谁曾想就这么一会会儿歇脚的功夫,县城里就吱哇乱了个大套,大家都在说公安捉住了几个人贩子!

这可是年关脚下第一件大新鲜事,又是发生在自己身边,许多人都按耐不住好奇蜂拥到县局前看热闹。

望着人群过去的老汉砸吧着喝完了碗里最后一口汤,也有些想去看看,但想到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回来的陶湘,还是按捺住好奇作罢,听别人谈论也是一样。

他却不知心里念叨着的陶知青正在局里接受夸奖。

有了陶湘的及时举报,拐子夫妻还没反应过来,就莫名其妙地被公安捉住了,临落网都不知到底遭了谁的害。

不仅如此,公安们还当场解救出三四个被拐的妇女,其中甚至不乏有知青身份的年轻女性。

对于这件事,最高兴的要数县城公安,毕竟白捡这样一件大案子,任谁都会喜笑颜开。

他们一反之前在旮沓屯审讯□□事件时的严肃态度,对提供情报的陶湘客气喜爱极了,并许诺等结案后会当众公开给予她嘉赏。

面对这板上钉钉的隆重奖励,陶湘却破天荒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因为她在被解救的女人里看见了苏梅,那个三月前一同坐火车过来的女学生。

苏梅是被分配到高台子镇的靠山屯,在市区北部,与旮沓屯这简直一个南一个北,几乎横跨一整个北地县市,远得很,陶湘怎么也想不到对方竟也会遭到拐卖。

或许远不止如此。

陶湘离开前,有去暂容被拐妇女的房间前小心朝里看了几眼,初见时还朝气蓬勃的俏丽女孩如今只剩下衣不蔽身的麻木不堪,遭遇什么让人不敢轻易猜测。

此情此景往深里别的不说,名声大于天,苏梅的名声算是彻底丢了。

大家都认识,为了避免引起对方崩溃消极的情绪,陶湘并没有冒冒然进去,而是在探视过后悄然离去,留给她足够的尊严。

不过托公安们的福,厚着脸皮询问的陶湘还是在其中某个的医护亲戚那匀到了药水玻璃瓶,不多,只有两个,拿回去也总算可以去顾老那交差。

终于等到陶湘回来的老汉仍旧不知道公安擒拿人贩中,陶知青是个出了不少力的关键角色,因此犹不知事地乐呵呵说着听到的趣闻,边赶着牛车一同回了旮沓屯。

陶湘素来低调惯了,回屯里后也没有同任何人说起,屯子里的人自然更是无从得知,因此大家伙的目光还聚焦在大队长与赵家人身上,闲聊的也都是□□的事情。

雪接连下了几天,放眼望去连绵的山幕白雪皑皑,颇有几分大雪压山的意思,好在还没有封山,出入的人依旧有。

也就刚刚好是在除夕这一天,县城里对于损毁□□的结案下来了,出去探听的屯民带回消息,大队长看管不力,被扒掉职务游街示众,而赵家的三个小孩也被打上反动小帽,暂先留在教所看管。

至于赵家当家没出什么事,过两天就能回来,有事的是他婆娘,直接被判了死刑。

赵家婶子似乎是一力承担了大部分的罪责,不然光光唆使孩子使坏,量刑也不该这么重,主动的与被动的两说,但死刑是确确实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