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声名鹊起 第一百零一章 模糊字迹(第2/3页)

就连松子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竟然如此顺利。现存寺庙当中。唯一一个留存千年以上的,就只有佛堂正中央,那高达近三米的铜身罗汉了,所以不得不说,即便松子猜测到此地必然是线索所在之地,而我们真正能够寻找的线索。也仅仅只能在这尊铜身罗汉之上。

我仔细看了看这尊罗汉,具体是那一尊我说不上来,毕竟那些罗汉虽然造型各异,也名字都大不相同,可是我是一个道家人,对于这些是在有些无法区分,总感觉看上去都差不多的样子。它如果放在正殿之中,也许未必会显得如此巨大,但是正因为整个佛堂里剩下的都只是一尺多高的小罗汉像,才显得它的巨大无比。它整体看上去就是一个和尚的造型,穿着袈裟,大光头,而微微凸起的膝盖表明它正是一个坐姿。底座比较宽大而平整,大概是为了放置的方便,而佛身上大部分都是铜黄色,只有少许部分出现了斑驳的痕迹,就好像太久没有护理打磨,以至于有些发绿的感觉。

我在我能够走动的位置都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尊罗汉。其雕铸工艺的确不是现代的样子,而更好像佛法鼎盛时期唐朝和尚的标准造像,但是说它就是一个和尚的外形,也不尽然,因为大多数和尚都是微闭慈目,一副心如明镜,洞晓先机的样子,充满了智慧。可是眼前这尊罗汉却怒目圆睁,甚至扬着眉毛,看上去目光如炬,甚至有些凶神恶煞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所谓佛家的威严,倘若我是个幺毛小鬼的话。见到这个罗汉,只怕是也会吓得屁滚尿流。可是遗憾的是,在我尽可能地观察之后,却没有发现罗汉的身上有任何异常,也许是背后和底部我们还看不到的原因,起码目前来看。这就是一尊寻常的铜像,不寻常之处,只不过是因为它传承了千年罢了。

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松子突然在罗汉跟前深深一鞠,然后说了句“阿弥陀佛,得罪得罪。”我正在纳闷这家伙怎么好好一个道士却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他竟然一下子将身子跨上了摆放供果香烛的案台,然后直接朝着罗汉身后我们原本看不见的地方走了过去。

这一下让我和秦不空都有些吃惊,秦不空自然不必说,本身有佛家的师承,干这种事,几乎无异于欺师灭祖。而我虽然不信佛,但是一向也是相当敬重的,这种僭越的事,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话,我也不会做。于是当松子这么做的时候,我虽然没有批评指责,却也没有加以阻拦。

我和秦不空就这么默默待在跟前,直到松子说了一声,你们快来看,这罗汉身子背后好像有字。秦不空站着不动,而是对我使了个眼色,那意思似乎是在说,臭小子。你去看看吧。于是没有办法,我也在心里默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莫怪莫怪之后,就跳上了案台,朝着松子走了过去。

只见松子蹲在罗汉的屁股后面,环境比较昏暗。他已经点亮了手里的手电筒。光柱照射的地方,看上去相对较新,似乎并不是一个常常会被人触碰到的地方,所以才相对光洁,氧化的程度也更加轻微一些。我蹲下身子凑上去看,若非松子的提醒,我极有可能错过这几个字,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且多年来都一直暴露在空气当中,字迹已经非常模糊了,于是我伸手去摸,才能够微微在光滑整洁的铜身上,摸到一些雕刻的感觉。

这排字是从上到下,我摸了很久才渐渐拼凑成八个字:“玄武在侧,翩翩二仙。”

在佛家的罗汉身上刻下“玄武在侧”四个字,显然不合常理。因为这玄武更广泛地在道家当中存在,由此松子更加笃定当初捐赠这尊铜像的人,一定是一个道人。否则断然不会这么无厘头地使用道家四象中的其中一个。也许是因为铜器的耐久性极好,这么多年字迹虽然模糊但是依旧存在。而那“翩翩二仙”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却一时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