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3页)

按着他往日的行事,通常便会直接去奉天殿,免得耽搁了上朝的时辰。

因此,魏安虽然口中说着“已备了早膳,陛下多少先垫补些,”但手上却也同时去拿了朝珠朝冠,只待他拒绝,便要上前戴上。

但叫魏安没想到的是,赵禹宸听了这话后,犹豫一瞬后竟是当真点了头,便不急不缓的款款行到了外头桌前坐了下来。

倒是魏安愣了一愣,这才忽的回过神一般,连忙摆手催促着外头的侍膳们内监们手脚麻烦的上了菜,亲手一道道的在赵禹宸的面前摆了,一面摆着,心里还在暗暗道:【旁的倒都见惯了,倒是这腌萝卜条不错,爽口,又新鲜,配着白粥最便宜,正是这几日才最好,再腌些日子,失了本色,可就不是这么个味了。】

赵禹宸闻言挑了挑眉,按着魏安所说去拣了那萝卜条,果然入口爽快,余味酸甜,早膳上用来开胃倒是再合适不过。

魏安当这御前总管有些屈才了,这份本事,合该去掌御膳局才是!

赵禹宸这般想着,便叫魏安等人都退下几步,只自个慢慢的用罢了早膳,饮了一盏浓茶,觉着精神稍稍缓过来一些,这才起身如平日一般,不急不缓的进了奉天殿。

他今日到的迟,阶下的文武立在殿内等了约莫一刻钟功夫,听着外头的清脆的鞭响与悠扬的唱礼声,这才一个个的神色一正,躬身行礼。

赵禹宸面无表情,步履威严的行到了御座之前,目光从立在百官最首,鬓角都已斑白的董太傅身上一扫而过,声音与面色都沉的好似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仍旧如往常一般道:“太傅年事已高,又久病初愈,赐座。”

果然,隔着模糊的冕旒,立在阶下的董太傅丝毫未曾察觉到年轻帝王与往日的不同,他仍旧满面忠贞的先推辞,这才屈膝谢恩,勉强挨了半个锦凳。

赵禹宸年少登基,又有梁王一系欺他年小意图不轨,内忧外患之下,为了避免主少臣疑之祸,赵禹宸自登基起行事便有意沉稳老成,喜怒皆不形于色,因着这般缘故,赵禹宸今日虽然越发的沉默寡言,但群臣倒也都无一个发现什么不对的,朝会也照旧进行的有条不紊。

进春之后,白日便渐渐长了不少,未过多久,天色渐明,殿内便也渐渐的明亮起来,迎着清早的第一缕初阳,殿外内官面带喜色的行到正中,声音响亮:“禀陛下,西北急报!”

如今朝中战事最是紧要,闻声群臣尽皆凛然,赵禹宸亦是忍不住直身,面色严肃,抬了抬手,殿下内监便捧起手中军报,只将最要紧的几句念得慷慨激昂:

“威武将军苏战大败戎狄,斩敌数万!少将军苏明光手刃戎狄王庭长子吉布哲!边关大胜,西北大捷!”

狄王长子便是戎狄汗王最喜欢的儿子,也是其下一任汗王的人选,如今竟也死与苏将军长子之手!单这一件,说一句大捷就已经名副其实!

虽然只看这内官的满面喜色便能猜得到不会是噩耗,但到底不如亲耳听到来的更叫人确信一些,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便是瞬间大喜哗然,喧闹几息功夫过后,便有一身材健硕的武官出列上前,声如洪钟:“虎父无犬子!威武大将军骁勇善战,大败戎狄,小将军也手刃戎狄王子!当真乃是我大焘之福!”

苏战原本就为武官之首,此言一出,便仿佛提醒了什么一般,殿内武将皆是连连扬声应和。

朝中文官虽然以往也瞧不上这些莽夫,这这般军功摆在眼前,也少不得要顺势夸上几句,一时间,殿内竟是众口一词,只余对边关将士、对苏战父子的一派赞誉。

在这一派的赞叹之中,最终,还是首位的董太傅缓缓起了身,嗓音虽难免低哑,但历经三朝的威势却也是谁都不能小觑:“将军勇武,陛下圣明,君臣相得,此乃百姓之福,盛世之景,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