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国(11)(第2/3页)

张邈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一是不好意思表功,二是不好意思分地,但他手底下的人并不肯打道回府,不少谋士提出,两方既然约定好了合兵下豫州分地,就应该去要,毕竟如果不是兖州兵断了豫州黄巾的退路,也许徐州那边还要耗费很多精力呢。

这话委实有些厚脸皮了。

然而李澈一点都不在意,当即给孙策传信,让他和兖州使者商议分地事宜。

辛辛苦苦打了两个月,到头来却是为他人做嫁衣,孙策……孙策一点都没有生气。

军师做事总是有他自己的道理。

没过几天,徐州那边也派来一个分地使者,据说代表张超来的,一见这人,孙策就抽了抽嘴角。

来的人叫郭嘉,字奉孝,颍川人,起初是征兵误征来的,孙策见他连普通操练都完不成,就想把他赶走,不料这人死活要留下,太史慈见他识文断字,就把他要走做文书,前两年又从太史慈那里搭上了李澈的线,不久又被派去管钱粮。

他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这个郭嘉还是个士族子弟。

旁人见徐州不收文官,自然而然就去别的地方了,偏这人搞了个大迂回,到底是补了个缺。

来的是别人也就算了,来的既然是郭嘉,孙策也就安心了,这里头必然有事情,不是要搞张超,就是要搞张邈。

郭嘉是来搞张邈的。

说是合兵,张邈派来的精锐没多少,大部分是收拢来的黄巾和近两年招收的新兵,战力不高,以李澈的意思,是借分兵的名义把这些人留在豫州,派给孙策的兵力足够全盘掌控这些人,等到徐州那边和兖州开战,务必要保证这些人要么吃上徐州饭,要么喝上孟婆汤。

孙策觉得没什么问题。

正事商议完,孙策命人收拾了一点前些日子庆功宴剩下的鸡鸭猪羊肉,简单地招待了一下郭嘉。

郭嘉在军中也有三四年,和孙策颇为熟识,这会儿不免笑道“我从徐州赶过来,不想伯符连杯酒都不给喝。”

孙策还没开口,周瑜便道“除庆功宴外,军中不得饮酒。”

而庆功宴早在几天前就结束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郭嘉在太史慈那里的时候,太史慈总有法子搞到酒,这年头的酒少饮几杯也不会醉,平日里没什么事情,大家都好喝两口。

郭嘉看了看孙策,又看了看周瑜,确认这两人不是在开玩笑之后,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豫州看似被打下,但对徐州军来说,其实还是战场,禁酒也是对的。

兖州和豫州接壤,离徐州也不算远,如果正常来打,应当和豫州,青州,徐州之兵,三面而攻,然而豫州边上还有个荆州,袁绍休养已久,若非张邈张超合兵来攻,他其实也想打豫州,等到和张邈打起来,孙策在豫州这方面的兵力还需要抵挡住来自袁绍的兵力。

郭嘉没有明说,周瑜却很清楚,他已经将大部分的精锐兵力布防到了和荆州接壤的一侧,准备用剩余兵力对抗兖州军。

这会是他们加入徐州势力以来最危险的一战。

李澈选择的开战时间在秋收时节。

没有人会在秋收时开战,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因为两方交战,必然会有一方因为败退而焚烧田地,毁坏粮草,大部分的军队连军粮都不够吃,再损失了秋收的粮食,就很容易造成百姓大面积饿死,但李澈不怕。

他有曹操。

曹操资助的四十万军粮早已陆陆续续地入仓,加上这些年徐州一直在屯粮,就算再打下四五个州,也足够接济百姓,更何况这本来也可以成为计划的一环。

选在这个时候开战,损失了大量军粮的曹操肯定不会趁机动手,而荆州方面也可以稍微拖一拖袁绍,减轻孙策的压力。

开战那一天,太史慈率军十三万急行军,一路占城下府,直逼张邈所在的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