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三国(26)(第2/3页)

李澈对外的态度一向都是不咸不淡的,汉人忌讳屠城,他也没有触犯过这层禁忌,然而他知道,糅合了匈奴部族的羌胡是经常残杀边境百姓,一有机会就要屠城的。

使者被吓得连夜赶回羌胡,不多时,匈奴大单于于夫罗当真来到徐州称臣。

这并不让人意外。

有汉一朝,世代打击匈奴,后来汉朝国力衰弱,渐渐又复行和亲政策,然而那时匈奴已经不成气候,如今李澈强势,他们自然就成了弱势。

于夫罗此来不仅提出称臣,还有意将膝下三个女儿送给李澈为妾。

和中原士族争相给李澈这么个庶人之子做脸不同,于夫罗的诚意非常足,他不认为李澈这么一位雄主会娶异族公主为妻,只说为妾,另外先前曾有谋士建议让他自己去联姻,被于夫罗想也不想地拒绝了,开什么玩笑?自古和亲是安抚政策,别人把女儿嫁给你,是为了安抚你,让你不要生事,他现在还有什么安抚的必要?

做人要识时务。

于夫罗非常识时务,李澈也不好为难他,没要他的女儿,直接将羌胡兵就地解散回家生孩子,随后不客气地接手了羌胡的地盘。

羌胡投降之后,凉州韩遂马腾两兄弟发生了一点争执。

韩遂早年就造过反,一身的反骨,认为凉州兵雄马壮,李澈穷兵黩武,接连不断打了好几年的仗,刚下辽东,不可能立刻染指西凉,如果他一意孤行,便会在凉州遭受迎头痛击。

马腾也是一员猛将,虽然年纪大了,但傲气还在,可再大的傲气也得服人,天下乱世二十年,李澈的人主之象越来越清晰,到如今大半江山在手,曹操那边眼看也生不了事,何苦螳臂当车?不如早日称臣,也许能像吕布公孙瓒那样得个晚年安生。

马腾想要投降,不光为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儿子,若没有李澈,他的儿子自然可以雄踞凉州,逍遥一世,可如今天下一统在即,如不能此时投诚,再赶上去打一波曹操争个功,往后就没有仗打了!

没有仗打,还没有功劳的武将,能有什么好日子可过?他辛劳一生,难道要看着子孙后代落魄下去,代代不如人吗?

不论马腾如何劝说,韩遂就是头铁不肯听。

话说到尽头,马腾的火气也上来了,当即便道:“我年纪大了,已经不想再打仗,凉州让与兄长罢!”

韩遂六十多岁的人了,气性上来还砸了一地的东西。

却挡不住马腾投降的心。

马腾说到做到,他和韩遂共治西凉,地盘也不小,但去投降李澈时只带了亲随部从和一小部分军队,当真是将凉州让给了韩遂。

李澈并不在意马腾没有自带地盘,他问过马腾的意见,得知他和几个儿子都不愿意领兵去打凉州,便把马腾拨去豫州,让他治理汝南郡,正好和公孙瓒做了邻居,至于马腾的几个儿子,除了长子马超愿意跟随李澈打仗之外,其他的都要跟着父亲走。

马超年纪和李凝相仿,膝下都有了长子,李澈看着他就很容易想到首战告捷之后,越发不想嫁人,满脑子带兵征战的妹妹。

他有预感,他这辈子是见不到妹夫了。

遗憾的同时,又有一些莫名的喜悦,这种感觉很淡,却不容错认。

世人都将女子婚嫁当成天大的事,但李澈却觉得,她高兴就好。

他难道就很想一世一世地把妹妹交给别人照顾吗?无非是怕她敏感多思,没有人陪,觉得寂寞罢了,他毕竟是兄长,不是夜阑人静之时能将她抱在怀里给她温暖的夫郎。

只要她不觉得寂寞,想做什么都好,哪怕是做个女皇帝呢?

李澈不是头一次有这样的想法,他也试图向李凝推销过,但李凝一点都不觉得整日待在后方批阅公文是什么好差事,女皇帝听上去不错,可她没有那个脑子。